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人们的行为和内心的价值观一致并整体协调的时候,幸福感则会产生。通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描述并探讨360名大学生志愿者的幸福感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将他们的不同信仰状况纳入研究视野,结果显示:在利他行为上,信仰共产主义的志愿者的得分与其他三种信仰状况的志愿者的得分差异显著;在幸福感上,信仰共产主义的志愿者幸福感得分与信仰宗教和信仰其他的志愿者得分差异并不显著,与无信仰的志愿者得分差异极其显著;大学生志愿者的幸福感得分普遍较高,不同信仰的大学生志愿者的利他行为水平与幸福感显著相关。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志愿者的幸福感状况影响其利他行为,这种影响以信仰作为其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2.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在元代文学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而离魂这一文学主题也因《倩女离魂》而被逐渐重视,其故事题材自九店楚简到郑光祖,经过几千年以来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演绎,呈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而其主题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嬗变。  相似文献   
3.
志愿精神既包容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又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借鉴地吸收了西方现代志愿部分运行方式,其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善,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融合,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和弘扬志愿精神,这既要立足于我国国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志愿服务活动,又要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发展,使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魂魄说,具有鲜明的思辨色彩,是一种古老的哲学观念,诸子百家各有论述,在有形和无形中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形成各种风俗信仰,并成为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