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6年日、苏和平条约会谈,美国政府为达到使日本坚持冷战的立场,采取了逃避政策。日本问题的研究专家和学者们普遍这样认为。最近,俄罗斯、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学术权威人士对北方领土争端的分析表明,1956年举行的一系列谈判中,美国在日本力图解决北方领土争端的计划中故意设置障碍。这一点很可能自1956年8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的一次评论讲话时就已开始,他曾告诫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如果日本承认苏联对国后和择捉岛拥有主权,那么美国也要提出对冲绳岛及琉球群岛诸岛屿的主权要求。美国的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本文旨在综览心理语言学这一交叉学科的主要发展过程。笔者认为,心理语言学的历史是一部知识劳动分野不断变动的发展史,尽管如此,跨学科的合作研究仍旧是其基本规范。心理语言学所取得的成就一直是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相互学习的结果,而且未来的成功也将取决于这种相互学习。二、早期的划分:莫里斯的句法、语义和语用  相似文献   
3.
二、失去控制或陷人危机(1989—1991) 1989年初,迹象明显表明苏联社会改革正迈向一个新时期。它的总趋势及基本流向已十分清楚。总之,它已明显地拥有了一定能量。尽管这不意味着当时苏联体制改革已不可逆转,但改革已走过了很长的路程,想通过最高领导层内部不痛不痒的变动(例如,像1964年解除赫鲁晓夫职务那样)来使其再回到政治和经济的老路上去的任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指60年代末期以拉波夫为代表的社会语言学派,而不是指从社会学出发所进行的研究(如伯恩斯坦、费希曼——即语言的社会学学派),或人类学出身的学者所从事的研究如海姆斯的《话语的人种史》,或倾向于话语分析方法的学者所做的研究(如甘伯兹)。笔者一直期待能有象海姆斯这样一位在过去的25年或更长的时间里论述过语言学史的若干问题、并撰写过一部题为《社会语言学基础》(1974)专著的学者也能在社会语言学的起因、来源及发展方面开拓我们的视  相似文献   
5.
一我们首先来谈一谈对艺术后现代主义的种种不同解释,这无疑是个良好的开篇。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文章开始便向读者表明了所讨论的概念的模糊程度,以及要说明其区别特征的难度。至于应如何理解后现代主义,我们至少可列出以下五种解释:1、作为严格的反理性主义、反功能主义、反构成主义(anti-constructivist)的解释;2、作为基于  相似文献   
6.
《生成音系学》一书的作者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语言学教授SanfordA.Schane。七十年代初,他主编了“现代语言学系列丛书”,丛书由Prentice-ball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包括:J.P.Kimball的《语法的形式理论》,R.P.Stockwell的《句法理论原理》,T.Vennemann的《历史语言学概论》,M.Gross的《语言学中的数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谈起战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政治家都慎而言之。甚至涉及到20世纪后期明显与外交政策平分秋色、一同主导上层政治中心舞台的福利事业和社会政策方面出现的巨大变化,学术论点也远远不能尽如人意。虽然,由于石油危机及其对公共事业消费的预期影  相似文献   
8.
贫穷的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一个社会由多种文化群体所构成,它便是一个文化多元社会。通常认为,公正合理的社会往往会成为文化多元社会。这种观点认为,人类有权利生存在孕育了自身的文化之中,甚至于接受他所选择的任何文化。并且人们广泛认为,文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初,“上帝之死”一谜开始流传。“存在主义的末日”到60年代宣告结束,进入80年代后我们看到了“现代主义事业的失败”。上述这类名称术语在西方文献中的来源如何?对于它们我们应当怎样理解?按传统的说法,我们所说的现代主义时期指20世纪初叶。鉴于现代主义历史已结束这一事实,我们有理由说该时期已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假定这就是自然结果,那么为什么该事实还会得到这样广泛的讨论?现代主义事业的失败又意味着什么?答案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0.
冷战的结束使中美关系的焦点论题由全球的现实政治转向违反人权、贸易平衡、贸易保护主义,以及中国的武器出口和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等问题。这种侧重点的改变是可以理解的。冷战期间,美国的决策者出现了失误,他们在全球体系中过分注意中国的政策,特别是越战事件。如今冷战已经结束,美国政府不应当继续轻视中国的作用,也不应无视中美东南亚政策的相互关系。对于两个大国来说,东南亚是实施影响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