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常聪 《社会科学论坛》2006,(24):157-158
传播的"功能"效果"与"影响",作为彼此相吸的理论散落于同一本书的不同章节甚至传播学研究的不同领域.比较、梳理三者的定义,"作用"完全可以将它们统一起来.这并非在"咬文嚼字",它暴露了中国传播学研究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道路上.如果一味地铺放理论、堆砌内容,学科框架必然断层,理论体系必然错位,初学者也易于陷入思维的困顿挣扎.鉴于此,整合传播学理论应立足于结构简练、内容精辟,即"精于心,简于形",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传播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国产动画衍生童书出版,将动画片的内容创意作为童书出版的选题资源再度开发利用,丰富了少儿卡漫图书的品种层次和选题内容,激发了童书市场的多元阅读需求.如此,在为童书出版业增添文化活力的同时,也延伸了动画产业价值链.这突出地表现为:既促进了动画产业收入结构的优化升级,降低其经营风险,推进其"多点产出"的复合盈利模式的建构.又使动画创意突破了动画作品的原有形态,开掘了动画产业的经营深度.并且,动画片与衍生童书的互动式营销,有利于聚合两重媒介的品牌传播优势:动画片的影视媒介可以迅速扩大品牌的知名度,童书媒介则可以持续积累品牌的影响力,二者的优势互补必将为振兴民族动漫品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开创国产动画衍生童书出版双赢共荣的新局面,应坚持宁缺毋滥的出版原则,审慎考察动画品质,即将动画审读纳入出版流程,组织目标读者试看动画样片,并以品质作为衍生童书出版的价值依据;努力提升编辑含量,以塑造图书独立品格为突破点,以满足读者的品质诉求为落脚点,确保衍生童书的精良品质;坚守衍生童书的低价位策略,加大成本节约力度,灵活选择纸张材料,剔除冗余装帧设计。  相似文献   
4.
网络读者书评的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互联网自由宽广的发布平台,网络读者书评愈发呈现出与精英书评并存并重的发展态势.由于读者书评天生的文化特质和网络元素的渗透,网络读者书评具有不同于平面书评和精英书评的独特文化价值:普通读者相对单纯的身份背景,保证了写作的独立性和书评的诚实度,使诚信之风重新回归书评界;千万读者选书的个性视点汇聚成网络读者书评的广阔视野,从而有效满足书评读者的多元认知需求;作为读者心灵的真实记录,网络读者书评能够为读者研究提供实用的第一手资料;书评作者愿与他人分享阅读的传播态度,可以激发书评读者的互动热情,活跃书香交流氛围.  相似文献   
5.
常聪  肖东发 《学术交流》2006,(12):172-177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书之书是构筑书香社会的重要力量,也是值得关注的文化亮点。根据书之书的多元化生命态势,可以将其归纳为六大类型:专业类、书话类、工具类、科普类、图册类、混合类。作为书之书的学术新生代,专业类中的出版类书之书学术视野迅速拓展,学术精品层出不穷,学术焦点逐渐明晰。作为书之书的学术文学化的产物,书话类书之书具备体制驳杂和体式自如的文学特征,呈现三地互通、“四世同堂”的出版动态,透射着守旧出新、稳中求变的选题思维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常聪 《学术交流》2005,(5):180-185
单本畅销书的产生尽管存在偶然性,但仍有规律可循:1.选题是畅销的源头。选题策划须在书稿充分含金量的基础上,以市场调研为指导,根据目标读者需求,聚焦文本的内在特色,深入开掘其含金量。同时,在图书外观形象上突显细节的生动性,形成内外互动,积蓄畅销的原始能量。2.营销攻略打造畅销强势。图书的市场营销是一种价值诉求,畅销书的营销攻略须在锁定图书卖点与目标读者的前提下,以三种意识作为支撑——时间意识,树立全程营销理念,并选择新书投放的最佳时机;空间意识,借媒体驱动形成规模宣传的穿透力;创新意识,在求异思维的指引下设计个性化的营销方案。3.物流渠道是畅销的基本保障。出版商惟有凭借品牌效应或业内公关新理念,达成与中间商的大幅度合作,方能实现图书登陆的时效性与销售网络辐射的深广度,使图书物畅其流,最终兑现畅销。  相似文献   
7.
常聪 《学术交流》2007,(9):186-190
我国期刊市场的同质化竞争亟待个性化突围。同质化主要表现为盲目跟进、内容雷同、风格相近、学术成果在低水平上重复。其危害是悖逆了期刊作为精神产品的传播规律,贬损了期刊应有的文化价值,助长了期刊人的惰性心理,消融了团队的文化创造力,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期刊的个性化,具有创造性、不可替代性、对读者的亲和性及与时俱进性的特点,能够消除同质化弊端,有助于增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期刊的品牌。实现期刊个性化应采取的举措为:进行准确的读者定位,使期刊的个性与读者的需求形成呼应。以内容的差异性使之在同类期刊中脱颖而出.把握装帧设计,从期刊的外在形象上彰显个性。善于创意,以独特的市场营销拓展个性。如此,促进期刊产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常聪 《社会科学论坛》2006,(12):157-158
传播的“功能”“效果”与“影响”,作为彼此相吸的理论散落于同一本书的不同章节甚至传播学研究的不同领域。比较、梳理三者的定义,“作用”完全可以将它们统一起来。这并非在“咬文嚼字”,它暴露了中国传播学研究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道路上。如果一味地铺放理论、堆砌内容,学科框架必然断层,理论体系必然错位,初学者也易于陷入思维的困顿挣扎。鉴于此,整合传播学理论应立足于结构简练、内容精辟,即“精于心,简于形”,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传播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波兹曼《童年的消逝》一书运用媒介生态学的历史方法,为童年在欧洲的诞生、在美国的消逝找到了依据。童年的社会本性、弗洛伊德和杜威合成的童年概念基本范例、童年与成年的社会性区别,共同组成波兹曼童年理论的起点;童年、文化与媒介三者的动态关系是其童年理论的主线;媒介即环境的思想则是波兹曼对童年命运做出解释的根本。他从微观媒介符号环境的作用机制和宏观社会传播环境的演进中探索文化变迁的根源,从而揭开了隐藏于童年背后的媒介生态学原理。尽管波兹曼的童年理论存在缺陷,但它却提醒我们关注和思考电子新媒介时代下的童年命运以及本土文化的命运,这是这一理论穿越时空的力量所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