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很不够, 因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需要大家共同来进一步深入研讨。我在一九七九年四月十九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一文中,曾试图找出区分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的标志,说“在能否揭示事物发展动力源泉这个问题或标志上,把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明确地区别开来了”。随后,有关报纸和刊物就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究竟是一个还是三个的问题,进行某些讨论的同时,对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的关系也进行了一定的讨论,而这种讨论的特点之围绕着论证唯物辩证法的规律究竟是几个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金羽、刘炯忠二同志(以下简称金羽二同志)在1979年第四期《社会科学战线》上发表的《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规律究竟是几个?》一文,对我同年4月19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这篇拙文,提出了全面的不同意见。这对于我继续研究这个问题是很有益处的。为了相互促进,本文拟对我所赞同或坚持的观点再作进一步地阐发,并对金羽二同志的意见作些答复。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曾经指出:“自然科学的成果是概念。但巧妙地应用概念,却不是天生就会的,而是自然科学和哲学的两千年发展的结果。因此,研究科学思想史和哲学史的意义也就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4—55页)。列宁也说过:“要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事业,就应当辩证地研究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列宁全集》第38卷第154页)。当代科学发展的重大特点之一,是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的合流,即两大类学科在许多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因而学习和研究社会科学的人亦应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学习一点科学技术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一切科学文化知识的结晶,没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学(包括这些科学知识的历史发展及其现状),是识不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去,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往往只是片面地强调哲学同社会知识甚至只  相似文献   
4.
巴门尼德的“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是唯心主义的,应是肯定无疑的。但有的同志著文对这个公认的传统论断提出了异议,说这个传统看法是“没有充分根据的武断”,“是先入为主地把自己的观点硬挂在巴门尼德的头上”,并说对巴门尼德的这个命题可以“作唯物主义的解释”。以上这两种观点是截然相反的。那末究竟哪一种观点“是没有充分根据的武断”呢?我们认为传统的论断是有充分根据的,而相反的观点倒是失之武断的。巴门尼德的这个命题究竟是唯心主义的,还是唯物主义的,让我们看看黑格尔是如何评价的,这对于我们辨明巴门尼德所  相似文献   
5.
王克千、吴宗英和陈珪如、邓纲忠同志,在一九八○年第四期《学术月刊》分别发表了《从哲学史看“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与《列宁没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两文。这两篇文章虽然各有侧重,但却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点:不同意杨献珍同志《略论两种范畴的同一性》等文章中的一些基本观点。我们认为这两篇文章的基本观点很难成立:其论据是站不住脚的,其逻辑和概念亦有不少混乱之处。为了使这一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入,我们特将自己的一点看法写出来,以就教于王克千、陈珪如等同志。  相似文献   
6.
群体结构是指不同个体组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的结构。群体结构是否合理,对于群体的效率和士气关系极大。一般说来,群体结构是群体成员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等方面的有机结合。群体结构如果合理,则每个成员就会各有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展其能,并与其他成员密切配合。这种群体的工作效率一定是很高的。基于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性质,其结构上合理的标准自然也就不尽相同。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界对于领导班子这种群体结构,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还很不够,本文拟作一初步探索,以就正于同仁。  相似文献   
7.
郭立田同志在一九七九年五月三十日的《黑龙江日报》上发表《也谈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一文,对我在同年四月十九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一篇拙文——《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意见。关于唯物辩证法规律问题的讨论,诚如郭立田同志所正确指出的:“辩证法的规律究竟是一个还是三个,人们长期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对此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充分说理的讨论,无异是有益处的。”郭立田同志公开发表文章,积极参加这一讨论,这本来是很值得欢迎的,这对于繁荣学术讨论,特别是对促进我周密地思考问题,在讨论中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军事思想经历了奠基、形成和发展三个基本阶段,成为别具一格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为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宝库增添了不朽的篇章。  相似文献   
9.
在“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我的基本观点与杨献珍同志大体相同,而与艾思奇同志则完全相左。最近读到卢国英同志发表的信和文,特别是读到他在《学习与探索》上发表的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文章后,我认为他把杨献珍、艾思奇在这一问题上的是+非曲直完全颠倒了。本文所以要对杨、艾在“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上的是非曲直作一点考察与评论,其目的是为了响应卢文提出的“按照维护真理这个共产党人的崇高原则去做”事,与此同时也是为了就教于卢国英以及参与和关心这一讨论的人们。  相似文献   
10.
略论两个“精髓”的关系及其意义──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庞长富这里所说的两个“精髓”,一是指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二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毛泽东曾在《矛盾论》中深刻指出,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我们把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