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康来云 《探求》2004,(6):12-14
目前,我国弱势群体数量的增多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分析弱势群体问题凸现的原因,有助于深化对改革的认识,及时调整现行政策,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为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新平台,也为领导干部了解民意提供了一个新渠道.然而,笔者最近在对87名正职处级干部的上网情况所作的问卷调查中发现,部分领导干部对待网络的态度以及参与网络互动的情况却与民众的期待不相适应,有些领导干部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网络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3.
作为重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结构,也使农民价值观发生了变迁.农民价值观的变迁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农民群体对农村社会变革的主观感受,也是我们反思农村改革利弊得失、反思农村社会运行存在的盲点和误区、确立今后农村改革发展方向和思路的重要参考指标.对农民价值观变迁与社会变革的互动关系进行反思的过程,也是社会制度和改革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分化速度的加快,弱势群体问题开始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了保护弱势群体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许多地方已经启动了"帮扶弱势群体工程".但在对弱势群体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出现了诸如"顺其自然论"、"无关大局论"、"能量有限论"、"价值弱势论"、"救助脱贫论"和"单靠政府论"等对弱势群体问题的简单、模糊和片面理解,澄清这些认识,既有助于促进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深化对改革的认识,及时调整现行政策,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荣辱之心人皆有之。荣辱观是人们关于光荣与耻辱的一种道德评价标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也是道德观的题中应有之义。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人生、人际等多方面的道德准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指明了加强道德修养的方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领导干部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  相似文献   
6.
康来云 《中州学刊》2002,(5):164-165
我们必须以理性的眼光审视创造与发展的关系 ,对原有的创造理念进行总结和反思 ,使创造真正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 ,始终伴随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在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 ,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国情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实现“结合”的理论原则和实现道路进行了孜孜探求和深入思考 ,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8.
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对引导我国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幸福指数"开始进入各级政府和领导者的决策视野,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幸福指数的争论和质疑.本文在充分肯定引入幸福指数必要性的基础上,客观分析目前针对幸福指数的认识偏差和实践误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寻找幸福指数对政府施政的指导意义和操作价值.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分析中国社会变革难以绕开的变量.对中国农民而言,土地既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中国农民深厚的乡土情结入手,深刻剖析农民对土地的特殊情感和复杂关系,力求将这种关系放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可从中梳理农民对土地价值认识的基本过程,并对未来农民土地观变迁的历史趋势进行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的一个首要前提就是要具备创造力。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造力的作用愈益凸显出来,国外一些学者率先提出了创造力资源的概念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创造力资源既可以像传统资源一样直接为人类带来财富,同时又具有不同于传统资源的特点。创造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但可以大大提高传统资源的使用效率,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还因其源源不断的创造而推动人类的新的实践模式和存在方式的产生,为人类文明开辟新的领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主导资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