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5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技成果转化难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对此学术界、管理层做了多方探索,但鲜有从经济学观点来研究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基于非对称信息造成的逆选择,可以结合实际应用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弥尔顿诗作《失乐园》的主题是复式开放性的 ,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从历史、宗教和人性的角度 ,重新审视它的主题 ,认为反思叛逆、企盼理性正是诗人在《失乐园》创作中力图体现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3.
王以铸在《论神韵》中说:“把握了语言的 nuance(语言的精细微妙之处),我们才得以体会到语言的感情。到了这个地步,译者才有可能把原文的神韵毫无遗憾地发挥出来。”钱钟书说过:“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翻译界权威人士对“神似”的理解都无不反映出翻译  相似文献   
4.
"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都是以"和"为中心的精髓。从人的情绪、性格、健康等方面看,"和"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特别是与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社会和谐老年人在风雨艰辛中度过了大半  相似文献   
5.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和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开始对农民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从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农民思想。他的农民思想虽然包括一些错误的观点,对农民运动起了阻碍作用,对国民革命的失败产生了影响,但是也包含有许多先见性的思想,如分析了农民的阶级性、对革命的态度,提出了农民政策,为当时农民问题的解决作出了一定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6.
提高执政能力与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推进公共服务改革与创新,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和水平的迫切要求,也是适应公共需求不断增长,提高五大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而提高执政能力,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解决发展失衡的关键。要解决发展失衡问题,其关键是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合理界定政府管理经济的范围,增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方式、方法,提供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公共服务机制,而不是“政府行政的不作为”。  相似文献   
7.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大众文化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提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重要影响.地处偏远山区的侗民族审美文化则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的歌舞艺术、建筑、服饰、饮食文化都暗含"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生态理想.在当下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化和侗民族审美文化将相互促进、相互生成为生态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8.
9.
文章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从课程、环境、实践三个维度阐述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道德教育、师德培养的结合,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和特殊魅力。  相似文献   
10.
董欣宾先生现在是江苏省国画院的一级画师,作画喜署名张泾人董欣宾。他1940年出生在无锡张泾一个农民家庭,自小热爱自然,上树捉鸟,下水摸鱼,不亦乐乎。他说他喜欢绘画,是因为家乡的美境使他非常想在画中寄托自己的眷恋,表达自己的想象。他热爱故乡,不仅是故乡优美秀丽,还因为这里出过许多优秀的文化名人,诸如宋李纲、元倪云林及顾宪成兄弟等等,给他以极深的文化感染。他八岁拜张云耘学习书法,十五岁拜秦古柳学山水,十九岁进南京艺术学院中专部求学。他教过书,当过兵,行过医,为解决夫妻分居在连云港呆了九年。这九年,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他在不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