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古代文学中日本人形象书写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隋唐前,基本为想象中的非类:或为长寿仁者,近于仙,或为形态怪异者,近乎兽,形象较为模糊;隋唐后,日本人形象由想象中的非类复原到人类,宋代文学中出现了日本奸商形象;元后,倭寇逐渐成为文学中日本人形象的主要内容,仁者形象逐渐淡化,凶顽、恐怖、惨无人性的倭寇形象得到加强,同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基于现实生活的日本人的形象书写。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其政治要求主要地是通过领导发展经济来实现的。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任务的完成,党的自身执政地位的巩固,都依赖于党对经济建设的有效组织和正确领导。因而,党领导发展经济的能力也就成为党的执政能力的中心内容。是否解决好把马列主义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学会领导经济建设,较快地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决定着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盛衰兴亡。这是党的建设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赏荷     
张志彪 《老年世界》2013,(20):34-34
2010年7月中旬,我曾经接连几度专程乘车到大连劳动公园的荷塘,观赏荷花,但总觉得意犹未尽,难以临摹其优美姿色!读不尽其诗情画意及高洁庄重的品格!真乃“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相似文献   
4.
张志彪 《社科纵横》2006,21(9):118-119
本文通过郁达夫的作品及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论述了他一生的文学命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