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晓毓 《理论界》2010,(7):124-126
本文从加尔文宗教改革客观影响的角度认识西方现代性的起源问题。加尔文清教从宣扬宗教利益出发,重塑信徒的职业观,从社会伦理和公众心理上实现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倡导自然科学并大力扶持文化教育;采取民主共和的教会与行政管理策略,客观上对西方现代性的萌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晓毓 《社科纵横》2006,21(12):187-188
本文以解构主义的视角分析威廉.福克纳的作品《八月之光》。这部双线小说通过乔.克里斯默斯的故事解构了种族主义观念;以莉娜等人的故事,解构了清教主义的道德观念。由于美国的种族主义受到清教神学的支持,所以批判的目标最终指向了加尔文清教主义传统。福克纳对传统的解构来自于他的人道主义思想,而基督教的影响使他既置疑找到出路的可能,又对人类满怀信心。  相似文献   
3.
张晓毓 《理论界》2006,(12):184-185
本文以解构主义的视角分析福克纳的作品《八月之光》。这部双线小说通过乔·克里斯默斯的故事,解构了种族主义观念;以莉娜等人的故事,解构了清教主义的道德观念。由于美国的种族主义受到清教神学的支持,所以批判的目标最终指向了加尔文清教主义传统。虽然长期的清教浸染导致作家质疑找到南方出路的可能,但他还是对人类的未来满怀信心。  相似文献   
4.
汤亭亭在钩沉、展示华裔移民史和奋斗史等方面的成就最突出地体现在家族史非虚构小说《中国佬》中.华裔的历史缺席激起了汤亭亭对官方历史及其话语秩序的质疑和控诉,她主要通过“逸闻主义”和杂糅史料的策略来实现福柯所说的对抗记忆和建构作为他种历史的华裔历史;几代华裔面对西方社会话语霸权“发声”的集体无意识,成为汤亭亭重铸华裔历史的心理根基;她建构的华裔历史具有双重边缘性的意义与价值,体现了一种她所说的“和平主义”即反本质主义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5.
张晓毓 《理论界》2006,(10):180-181
本文从《坟墓的闯入者》形式的意味入手分析小说的主题和作家的种族观。通过处理文本的叙事策略(叙事时间、人物模式、叙事张力、叙述人称和叙述者等),作家表现了青少年在南方种族社会艰难的种族观抉择,批判了维护种族秩序的南方社会,从而借通俗侦探题材及侦探小说的范式实现了对现实的干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