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改革开放30年取得巨大成效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一条道路,形成一个理论体系,两者之间是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基础,而理论创新本身又不断引领着我们的实践一步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实践中,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动力机制运行不断完善,但还存在许多问题: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不足,政府的工作存在比较大的改进空间,法律法规的规范力处在较低层次上,社会成员的认知程度和文化需求的现实满足程度还偏低。实现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必须把推动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政治动力、文化动力等充分激活,让创造社会价值和财富的源泉充分进发。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论党的建设》一书共收入了54篇文稿,该书集中反映了江泽民同志的党建理论,这一理论体系完整,内容博大精深。作者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从4个方面阐述了其主要观点,揭示了6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有深厚的文化背景,而且包含着深刻的文化意蕴,揭示科学发展观的文化意蕴,探索实现科学发展观文化意蕴的有效途径,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江泽民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正确回答了中国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既坚持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又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形成了新的发展理论,这一理论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理论特色。作者从6个方面对江泽民发展理论的特征进行概括。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云南省为例,在专项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理论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加强理论创新工作,尤其是理论创新机制建设作了思考,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2001年7月9日,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邀请本省部分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座谈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现将部分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8.
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利益协调机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涉及到利益关系的调整,要协调利益关系,就必须构建利益关系的协调机制。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主要包括:利益导向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和利益矛盾疏导机制。本文把利益矛盾疏导机制放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当中来叙述,把利益补偿和约束机制放在利益调节机制当中来叙述,重点阐释利益导向、表达、调节三个机制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9.
提高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化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既面对重要战略机遇期,又面对矛盾凸显期。避免走入"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而加强和创新社会部门管理,必须进一步树立社会管理的理念、构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升社会管理能力,才能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作者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和辨证统一。公选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种有益的尝试,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进步过程,体现了这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