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徐堃 《东西南北》2012,(22):50-51
700多万人口的香港,运行着以全民保障为原则的医疗制度,不让任何一个人因贫穷得不到医疗服务,被世界公认为最先进的公共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明光市人口计生委以强化乡村两级业务工作为立足点,以督查调研为抓手,创新"三式",加强对乡镇计生业务工作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时,怎样辩证地历史地分析我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主观状态,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黄万盛、尹继佐二同志写的《试论中国无产阶级局限性》(见本刊1980年第5期,以下简称《论局限性》)一文,既有它刷新耳目、激发思考的积极作用,又有一些引人关注、值得商榷的观点。 第一个问题,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和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主义吗? 《论局限性》一文开头,从回顾我国三十年来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所提出的一系列反  相似文献   
4.
一年来,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导下,调动了学术界人士的积极性,热烈地展开学术研究和学术讨论,使1961年的学术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现在,1961年快要过去了,为了迎接1962年,使来年的学术工作,能在过去的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提高一步;回顾一下一年来的学术讨论情况是有好处的。为此,本刊特在这一期和下一期将一年来的若干学术问题的讨论,作扼要综述,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的討論,是在1959年《哲学研究》第11—12期轉載了同年10月11日世誠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物主义的原理嗎?”一文开始的。这篇文章对《哲学研究》1958年第一期所載郭月爭“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题是哲学基本問題的第二个方面”一文中的論点,提出了反对意見。世诚和郭月爭在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题上針鋒相对的意見,引起了我国哲学界的普遍注意。到目前为止討論已进行了五个月,先后发表了郭月爭、王若水、周景芳、撒仁兴、世誠、李唯一等的文章,分別刊登在《哲学研究》《紅旗》和《光明日报》的《哲学》专刊上,其它刊物也陆續发表討論文章,着重討論了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并开始討論錯誤的思想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以及对思維和存在共处于一个統一体中如何理解等方面的問題。现将討论以来各方意見,特別是四、五月份以来的討论情况綜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理想高于道德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在这构成社会主义新人要素的完整统一体中,理想和道德紧紧相连。它决定一个社会主义公民在他一生中究竟能有多大作为,决定他人生奋斗的方向和品格。费尔巴哈在《宗教本质讲演录》中驳斥神学的“超人”谬说、为无神论作雄辩时指出,无神论抛弃了神学的  相似文献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如何将混合式学习的理念更好地运用于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当中,是当下高校英语教师和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金铭在从军实践中,体悟到清廷的腐败,从而萌发了反清反帝思想。同时在革命党人的启发下,王金铭和冯玉祥等组织“武学研究会”,接受和传播革命思想,密图起事。终于在辛亥革命之后的约二个月即1911年12月底发动了滦州起义。滦州起义虽因准备不足、革命军力量弱小、轻敌等原因而失败,但也沉重打击了清廷的反动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相似文献   
9.
1 “每个人都追求幸福”。这是曾被恩格斯列为建立公有制基础的一条“颠扑不破的”原理。的确,幸福是人们日常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建国40年来,除了动乱的十年“文革”以外,差不多每隔十年就有一次关于幸福的广泛而热烈的群众性讨论。这些讨论都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特别在青年中有较大的影响。但现在看来,一个明显的  相似文献   
10.
以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为标志,我们的国家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关头。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对每个历史关头的阶级对比关系和具体特点,做出经得起客观检验的最确切的分析。”(《列宁选集》第3卷第24页)认为这是科学地论证党的政策所绝对必需的。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既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伟大的历史性转变任务,又对我国目前阶级对比关系和具体特点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