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武松形象是<水浒传>人物研究当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这一形象自问世以来,论者对其看法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综合这些看法,大致可归结为两种:一是传奇式英雄,"天人"的形象;二是恩仇意识强烈,个人复仇典型.这两种带有过高赞誉和过低贬抑色彩的见解,显然是读者难以接受的.既然作为一个在群众中有广泛影响的文学形象,那么对于该形象给予大体公允的评价就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重视个体价值,讨回公道的价值观,是武松形象特征的集中体现.但是,武松讨回公道的途径为什么要强调个体作用,采用个人奋斗的方式?带着这一问题评价武松形象,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武松形象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2.
张贤亮《青春期》的深刻主题体现在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上 ,它通过民族“趋恶心理”在历史和现实中所形成的“奴婢式村妇顺从意识” ,揭示了“文化大革命”肆虐是人自身的弱点所致的实质 ,并对人自身的“趋恶”劣根性进行了尖锐的批判。《青春期》所揭示的“奴性顺从”事实 ,渗透着强烈的人文关怀、批判激情和忧患意识 ,一方面表现了作家反思历史、批判现实的勇气和呼唤改革的心声 ,另一方面也流露出世纪之交作家的“愤懑与无奈”、忧虑与期待。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发展途径,是民族教育研究面临的新课题。确立现代高校民族预科教育观念,是培养创新民族人才的必由之路;创建特色高校民族预科教育模式,是培养实用型民族人才的根本途径;建构法制高校民族预科教育体制,是培养大规模合格民族人才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4.
试论《外套》中"小人物"的复仇鬼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复仇鬼魂形象启迪"小人物"的觉醒意识,是《外套》人物描写的一大特色。"小人物"巴施马奇金的鬼魂复仇影射了对公理难辩、正义难申的俄国黑暗现实的揭露;蕴含着平民阶层不平则鸣、讨还公道的思想以及反抗压迫申冤复仇的愿望。不仅如此,通过鬼魂复仇胜利时获得心理平衡情节的描写,体现了对历史转折期"小人物"生存意识的审视,标志着对"小人物"形象社会情结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5.
"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并非仅限于官僚统治欺凌等社会外在原因,同时还有"小人物"自身固有的内在原因,其中,因循守旧不思转变观念的思维模式是酿成"小人物"悲剧命运的思想原因,软弱怯懦、不思反抗的逃避行为是酿成"小人物"悲剧命运的性格原因.作者再现"小人物"保守思想和懦弱性格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小人物"灵魂的拷问,完成人格形态的批判,把他们从沉睡中唤醒.  相似文献   
6.
谈谈元杂剧中的冤鬼复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历代剧作相比,元杂剧描写冤鬼复仇的剧作在数量上是很可观的。本文仅以明人藏晋叔选编的《元曲选》中的《感天动地窦娥冤》、《神奴儿大闹开封府》、《硃砂担滴水浮沤记》、《叮叮当当盆儿鬼》、《包待制智赚生金阁》、《包待制智勘后庭花》等六种杂剧,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对冤鬼形成的原因,冤鬼复仇的方式、特征、意义进行探讨,力图揭示元杂剧复仇鬼魂的艺术形象和社会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道德伦理角度对“小人物”形象一味认同的态度是解读上的一种偏失,有悖于作者的创作意图。褪去笼罩在“小人物”身上的道德色彩,从理性的层面对“小人物”形象重新予以审视,则会得出截然不同的观点:“小人物”形象是奴性意识的化身,是善良幻想的典型。“小人物”形象寄寓了作者的同情,但更多地倾注了作者对其劣根性含蓄而深沉的抨击,基本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相似文献   
8.
普希金小人物形象的文化批判意识涵盖三个层面:传统文化批判意识、职业文化批判意识和逃避文化批判意识.三个层面的文化批判意识揭示的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与俄罗斯本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而产生的文化变革阵痛,它承载着普希金对小人物的心理动态和行为方式的独特言说.这种言说以其深广的文化含量超越了简单的道德伦理和阶级对立的模式而具有永恒的文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