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概括了耽溺佳句的僻性及佳句情结在中国古代诗人身上的各种表现;分析了形成这种佳句情结的原因。文章还就这种情结对中国古代诗歌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2.
倘若我们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用以看待自然、社会及人生的那种无意识化了的或者说意识形态化了的基本观点,并且以几何图形作为比喻的话,那么,颇为明显的是,迄今为止的人类文化的演变,大体上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三种不同的形态,即前现代阶段的诉诸时间的圆圈、现代阶段的诉诸时间的直线以及后现代阶段的诉诸空间的立体。  相似文献   
3.
人文学科的本性及其科技化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端于西方 17世纪的现代科学与技术的急剧扩张与膨胀 ,使人文学科的本性发生了深刻的变异 ,即由原先的经由人文文本的陶冶而造就“有学养的人” (韦伯语 )变异为通过对人文文本进行纯粹科学的认识、研究及技术的操作而培养出类似科技专家的人文专家。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人文:差异、隔阂及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文彪 《浙江学刊》2002,1(6):41-51
本文认为 ,尽管就终极目的而言科学与人文并无区别 ,即均在于增进人类的幸福 ;但是 ,由于毕竟分属两种不同的文化 ,因此 ,在其他方面定然存在种种内在的差异 ,并且因此产生了许多隔阂。同时 ,由于人原本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统一体 ,以及由于现代科学引发了若干重大的社会困惑 ,因此 ,这些隔阂在今天还常常爆发为剧烈的冲突。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 ,决非流行的所谓融合论而是由双方展开宽容而诚恳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专家与学者 --关于两类知识分子的一项社会文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专家与学者属于两类很不相同的知识分子.这里所谓不同,不仅指他们通常分属于科技与人文这样两个不同的知识领域,更重要的还指他们在性质上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说,学者看重的是理念而专家则对具体的问题或事务感兴趣;学者具有强烈的价值取向而专家则尽力保持价值的中立;学者求知的目的在于提高个人的学养或者为公众服务而专家则是效力于他人或某一社会集团;学者对社会持取批判态度而专家则超然于社会状态之外.此外,本文还特别强调指出,令人颇为不安但又无可奈何的是,今天,学者普遍表现出一种明显的专家化的倾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6.
文化应该从其语词构成出发理解为文的演化,这个演化表现为文的内化(或教化)与文的外化(或创化)这样一个两者紧密相关的、不可分割的循环系统.这一新理解不但有助于把有关文化的各种各样的理解有机地统一起来,而且也有助于厘清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同时,毫无疑问地还会对文化研究以及文化建设与文明建设产生莫大的助益.  相似文献   
7.
曹文彪 《东南学术》2004,(2):139-148
本文认为,人文学科,就其在西方及中国古典时期的状况而言,基本上均表现为一种旨在造就"有学养的人"(韦伯语)或即中国古典文化传统中的"君子"的学术性活动,因此,从本性上讲属于一种"善性之学".然而,随着西方科学革命在17世纪的爆发以及这一革命使科学在西方成为普遍崇拜的对象,人文学科便逐渐变异为一种其目的在于探寻人类精神世界的普遍规律或即所谓"正题法则"(皮亚杰语)的科学活动,并且因此引发出一系列严重后果.本文提出的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以人文学科的名称取代现今十分流行的人文科学的名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