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唐贞观年间(公元627至649年),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比较和睦的时期。唐太宗李世民采取的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政策,是“贞观之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唐初所面临的民族问题是十分复杂的。南方的僚族、诸蛮,北方的契丹、稽胡,西方的党项、羌人、吐  相似文献   
2.
民族英雄戚继光,既是战功卓著的军事家,又是一个颇有成就的兵器发明家。在明朝的武库中,有一种称为“筅”(音:xian)的步战兵器,就是他所独创的。明朝中叶,中日之间的“勘合贸易”遭到破坏后,日本海盗“倭寇”对中国沿海的抢劫袭扰活动急剧猖獗起来。当时,倭患集中于中国经济最富庶的江南地区,明朝政府为了保护其财源,先后多次发兵前往镇剿。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来到抗倭斗争最激烈的浙江战场。几经交锋后,戚继光发现倭寇惯于各自为战,凶悍异常,尤其善使短刀,其刀钢优刃锋,在格斗中明军所操之  相似文献   
3.
法定婚龄即法律所规定的男女结婚最低年龄。法定婚龄的高低,通常受到社会人口增长和经济文化发展要求的制约。在我国历史上,两千多年来法定婚龄经历了多次变化。在周代以前,尚无法定婚龄可言。不过,对于当时婚龄情况的记载是有的,如杜佑《通典》说:“太古男五十而娶,女三十而嫁;中古男三十而有室,女二十而嫁;尧举舜曰,‘有鳏在人间’(鳏,三十也),以其二女妻之,二十而行之。”《吴越春秋》中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