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翰林学士的设置最早始于唐代,历五代至宋而完全制度化。其后元、明、清各代,虽其职掌、地位时有变化,但沿置不废。宋代翰林学士拥有草制诏之权,侍从皇帝左右以备顾问、参谋议,有“内相”之称,在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拟就翰林学士的起源及其供职机构,翰林学士的选拔和员额、职掌,以及它与翰林侍读、侍讲学士及诸殿阁学士的区别等几方面作一初步探讨,并请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2.
关于宋初统一各割据政权所得州县、户口数,史书颇多记载,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如《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文献通考》、《宋史》等书。此类史书为宋、元人所撰,所据多为实录、国史等较原始资料。可信程度较高。第二类如《续资治通鉴》、《十国春秋》、《宋史纪事本末》等书。此类史书成书时间较晚,所据多为第一类史书,史料价值较差。但是,由于此类史书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