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农村生物质能产业粗具规模,从国家到各省份由政策、市场、技术和装备、资金构成的支撑体系已经形成。但是,政策支撑体系未充分考虑各省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市场支撑体系薄弱,技术和装备以及资金支撑体系未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为提升生物质能的市场化、产业化水平,要立足各省省情,尽快出台专门的产业发展规划,发挥生物质能产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的作用;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拓展市场需求;瞄准产业发展亟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装备,有效提升其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满足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公共政策打通农林高校毕业生服务现代农业的路径,是推动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战略举措。通过对现有政策路径的梳理,解析了其所具有的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主要运用公共政策、注重中央和地方的无缝衔接、致力于打造长效机制等特点,针对政策路径存在的问题,从瞄准农业和农村生产一线调整政策重心、扩大农林高校毕业生的招募规模、切实消除扎根基层的后顾之忧等方面提出了对现有路径的进一步完善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5.
从2004年开始,黑龙江省全面推行以“放开粮食购销、放开粮食市场、放开粮食价格”为特征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黑龙江省农村粮食流通体系中各主体均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发展速度仍较慢,发展层次仍较低。加强和完善粮食流通体系界面管理是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是保证粮食流通体系良性运转的关键。论文在分析了黑龙江省粮食流通体系界面构成之后,提出了界面管理中存在的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中间环节冗余离散、中介组织不完善、信息交流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简化粮食流通界面、建设高水平中介组织、加强粮食流通信息化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与经济模式的生态化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禹  苏晋 《北方论丛》2011,(5):145-148
工业革命后确立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资源浪费大、碳化气体排放严重、环境污染代价高等问题,因此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西方学者低碳经济的思想是这一历史必然性的反映。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主要包括经济理论、发展观以及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三方面内容。低碳经济的实质是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的统一,是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化的最终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李英禹  苏晋 《北方论丛》2008,(2):139-142
我国民营企业内存在着知识型员工流失严重、与雇主之间雇佣关系不良、信任缺失,以及企业文化虚脱等现象和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所反映出的知识型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实质上是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缺失的外在表象。针对这些问题,应从招聘、员工培训、职业生涯设计、合理授权和心理契约强化等方面切实构建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在民营企业内部,应通过建立现代企业文化及和谐劳动关系,为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构建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R&D(研究与开发)部门与市场营销部门的界面管理是顺利实现技术创新目标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R&D部门与市场营销部门的界面障碍主要存在于创新构思的产生阶段、难题解决阶段和创新实现及扩散阶段,其成因主要是专业化、信息粘滞、目标差异、文化冲突等。应建立适应R&D部门与市场营销部门界面管理的文化模式和管理机制,并加强信息沟通管理。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这种转型需要人力资本的支撑,农林高校毕业生作为现代农业发展重要的后备力量,已经具备相当的人力资本存量,但由于环境、政策、教育、产业等体制性和机制性因素的制约,还难以实现与现代农业的有效对接.论文利用层次分析法从中截取了补贴和安置政策缺失、产业结构失衡、教育脱节、人文环境闭塞等最主要的障碍因素,提出建立人才引进基金管理制度、构建农区多元化产业格局、建立健全农区人才就业安置政策、重塑农林高校人才培养定位、转变农区人文思维定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利益共享为驱动的企业虚拟经营的发展为界面管理理论提供了新的适用领域与挑战。虚拟经营使得企业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企业之间的交互界面关系也更加复杂。笔者从企业虚拟经营界面障碍的研究入手,通过AHP评价模型找出了界面障碍形成的关键因素,即合作关系的维护困难、信息独占、生产运作流程的衔接问题和文化冲突。为了消除或弱化这些因素的影响,建立了契约机制、信任机制、协同机制与学习机制等界面障碍的管理机制,以此营造良好的界面环境,提高虚拟经营的合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