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史诗《格萨尔》说唱艺人的抢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萨尔》说唱艺人是史诗的创造者、传承者、传播者, 他们用惊人的记忆和创造性的叙事才华铸就了堪称藏民族百科全书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抢救与保护, 就是对藏民族独特口头传统的保护, 也为保留我国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了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
第二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8月7日—13日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召开。这是继第一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成都,1989年11月)以后,我国藏学界召开的又一次盛会。在西藏自治区政府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指导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及西藏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这次国际学术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本届会议共有国内外学者80余人到会。国内学者60余人。其中藏族学者42人;蒙古族学者5人;白族学者2人;汉族学者10余人。有8个国家的12名国外学者参加了会议。他们来自日本、保加利亚、蒙古人民  相似文献   
3.
今天,人们在西藏旅行,耳闻目睹的多是佛教(藏传佛教)的寺院、神坛,以及供奉习俗,人们感受到的也多是这样一种地方化了的佛教氛围。而对于西藏所固有的前佛教时期就盛传于藏民族之中的苯教,人们往往感受不深。只有在远离拉萨的地方才能够看到苯教的宙宇、僧众。而苯教在千余年的与佛教的竞争中,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吸收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对史诗格萨尔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一次是1959年,另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通过半个世纪的持续抢救与保护,格萨尔口头传统得到了有效传承并走向了世界。这两次大规模的抢救工作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关键在于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政府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容乐观的是,目前这一口头传统正在走向衰弱,因此保护与抢救格萨尔口头传统,是我们继续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一次为抢救与保护史诗格萨尔口头传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政府层面与学者层面上的认识已经与国际接轨,然而真正的保护是在基层,即只有让基层从事非遗保护的干部认识到位,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及文化自强,才能把民族文化的保护落到实处。目前非遗保护的理论滞后于人们申遗的热情,保护的机制与措施还不够全面与完善,非遗保护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厘清。如对口头传统的保护,是将其记录成文字放入博物馆,还是在发展变化中加以保护等。  相似文献   
5.
今天,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已经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中国无史诗论”(黑格尔语)得以彻底纠正。藏族,蒙古族《格萨尔王传》已经跃上了国际学术论坛,引起各国藏学,蒙古学家的广泛重视。特别是1983年以来,《格萨尔》的抢救工作连续被列入国家“六.五”、“七.五”的重点项目后,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它的多种文艺改编形式,诸如歌舞剧、京剧、藏戏、电视剧等的相继问世,令国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对这部英雄史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的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已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承认。格萨尔学作为藏学中的一个热点已经在格萨尔的故乡——中国形成。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一部劳动人民创作的史诗得到如此的重视和赞誉,古今中外史无前例,只有在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才能成为可能。这是在旧中国、旧西藏所不可想象的。 目前,如果说人们对于史诗的价值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的话,那么,对于参与创作并直接传承了这部史诗的民间说唱艺人的历史功绩和作用的认识和评价却远远不够。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1.轻视民间作品及其创造者的传统观念的存在。虽然人们承认民间艺人对史诗的贡献和创造,但是,若将他们与作家相提并论,又总觉得难于接受,似乎,仍然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是国内藏学界的一件大事,受到国内藏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有许多感言,本刊特刊发其中的一部分,以示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祝贺!同时向一直关心、支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及<中国藏学>杂志的藏学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去年的金秋季节,我有幸在西宁观看了由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文工团演出的大型藏族歌舞剧《霍岭之战》。这个舞剧,是根据著名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赛马称王”、“降伏妖魔”和“霍岭大战”等几部(或几章)改编的。全剧虽只是史诗的一个片断,却以洗炼的手法,集中地反映了史诗降妖除暴、扶助弱小和使百姓安居乐业的主题,较成功地塑造了几  相似文献   
8.
人类精神文化的产品毫无例外的缘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及他们赖于生活的物质条件,果洛神山崇拜观念习俗的产生即如是。 青海果洛藏区(俗称三果洛,即上、中、下果洛)是个雪山林立、河流纵横、湖泊棋布的高原牧区。这里不仅承继着藏民族共有的传统文化,同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史诗《格萨尔王传》以多种形式在果洛广为流布,有抄本、刻本等文本资料,更拥有以口头说唱形式活跃于民间的艺人。调查表明史诗所反映的藏族古代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