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桥牌皇后杨小燕第一任丈夫是沈昌瑞,因与文夫打赌而学桥牌,1967年分手;第二任文夫是美籍华人魏重庆,既是美国的船王,又是精确叫牌法的发明者,可惜1987年病故;第三任文夫是犹太人桑德,1992年结婚……本文中,杨小燕追忆了与沈昌瑞的初恋故事。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为何“必须借助基督教的经验”?齐泽克与“激进正统论”神学之争,似可作为一个典型的例证。早在1997年,米尔班克就在其著作的注释中提到过齐泽克,乃至2009年他们的相关论说被合编为《基督的异类:悖论还是辩证》。在齐泽克看来,基督教神学推至极处,可能恰恰是一种无神论。作为一套最具原型意味的叙事结构,齐泽克认为“历史的进程”、“市场规律”等等均可以从基督教得到解说。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经文辩读"源自20世纪初的"文本辩读"。最初是一些犹太学者试图从跨文化和比较研究的角度重读基督教和犹太教经典,后来又延展到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继《文本辩读学刊》在1991年创办以后,"经文辩读"学会又于1995年成立,2001年开始出版《经文辩读学刊》,继而一系列基本文献和论著也随之问世。  相似文献   
4.
杨慧  杨慧林 《兰州学刊》2006,(11):20-22
本文通过对西方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发展脉络的梳理,试图从其各自的优势和弊端中找出走出当代西方哲学困境的出路,尽可能地减少后现代思潮带给中国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指本世纪20年代由俄国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所创立的文学批评理论。该流派由两个自发的文学研究团体组成,即1915年在莫斯科成立的以罗曼·雅克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小组”和翌年在彼得堡成立的以维克  相似文献   
6.
<正>杨小燕,著名美籍华人,世界桥牌皇后。1930年生于北平,1949年只身赴美国独闯天下,1970年起横扫美国桥牌界,曾与里根、邓小平等搭档打桥牌。《我的中国往事》是杨小燕的私人回忆录,从北平燕园的童年往事,到战时湖南的乡居岁月,再到陪都重庆的辗转求学和离沪赴美前的见闻情事……带领我们再回首那个久违的中国。在许世廉叔叔的宴会中,我遇上了一个人。没等我们的第一轮舞跳完,我就肯定他爱上我了,他叫沈昌瑞。当然,并不是他首先邀我跳舞的,而是他的哥哥昌焕,人们都叫他C.H.。这实际上是一次旧相识的重逢,因为11年前,C.H.曾经在燕京大学我父亲的门下学过社会学。等他和父亲百般殷勤地寒暄一阵,再把我介绍给他的弟弟时,一支曲子马上就要结束了。看到他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我误  相似文献   
7.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作为学科建立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比较文学"的根本命意及其应当为文学研究带来的整体启发。这样,一方面是具体的"比较文学"研究实践趋于萎缩,另一方面,勃洛克式的开放态度又引起中国学者对"比较文学何以成为独立学科"的担忧,甚至造成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往往成为两个互不相干,甚至互相拆解的部分。事实上,在汉语的语境和理解结构中为"世界文学"定位,已经意味着一切外国文学研究都必然以"比较"的观念为前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之所以可能成为学科重构的典型,正在于传统的学科分野已经无法限定它的论题范围和研究领域。而这一点,与当代学术的人文精神、消解学科的文化研究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圣经研究(或圣经文学研究)中,"经文辩读"(Scriptural Reasoning)可能包含着最为深刻的批判精神. 所谓"经文辩读",源自1990年代初期一群犹太学者倡导的"文本辩读"(Textual Reasoning).他们根据犹太哲学家柯亨(Hermann Cohen)、罗森茨维格(Franz Rosenzweig)、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等人试图跨越文化分野的思想,并列研读<圣经>和<塔木德>(Talmud)的篇章.后来犹太学者彼得·奥克斯(Peter Ochs)又逐渐聚合了一批基督徒和穆斯林,使之成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经文的比较性研究.奥克斯等人还创办了"经文辩读学会" 和<经文辩读学刊>,等等.  相似文献   
9.
经文辩读通常是对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经典的平行比较,人们在其中发现:神圣的显现可能有不同方式,多元的声音也不会融为任何一种独白。但是,亚伯拉罕传统内部的经文辩读或许忽略了另一种丰富的资源,那就是基督教传教士对中国经典进行的翻译和注疏。通过理雅各这一翻译个案,特别是《圣经》之道与《道德经》之道的联系、《圣经》之虚己与《道德经》之虚用的联系,我们可以理解中西经文辩读的可能性及其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