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养老金替代率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财政收支和社会保险制度设置有关,而养老金支付结构的单一和目标替代率较高则容易引发政府债务危机。中国养老金的替代率、支柱结构和再分配功能与其他国家相比有不同的特点,主要由于尚未建立多层次的支付结构和横向再分配功能薄弱,使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与公平性受到严峻考验。因此,中国应该保持城镇职工养老金替代率的稳定,加快建设个人账户,尽快实现城镇职工退休金的多支柱结构,尝试构建强制性的农村社会统筹和自愿性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强化养老金的横向再分配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庞大的农村流动人口对沿海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及人们的相互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确处理好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的社会融洽问题,则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以宁波市的调查材料为依据,借鉴社会学的强弱关系理论,通过对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的交往程度、关系圈的分层和不同特点、关系的暂时性和疏散性的分析,认为目前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的关系是一种强弱兼有、若即若离的"复合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社会阶层结构位序的变化既表现为社会流动过程,也表现为社会流动机制作用的结果.新中国60年社会流动的基本轨迹表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流动机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内容.新中国的前30年,社会流动机制以先赋性规则为主导;后30年,社会流动机制在指导思想、规则选择和政策导向方面实行了三大转变,后致性规则日益成为主导社会流动的基本原则.在今后的社会变革中,自主、公平、平等的流动机制的继续完善和发展,将促使中国社会不断进步和活力喷涌.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公民都有自由选择职业和提高劳动能力的权利.改革开放后,农民获得了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但由于制度惯性和路径依赖,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中还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职业机会获得是农民工进入城市的第一步,能力提高是农民工继续城市生活的关键环节,劳动工作关系和谐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根本保证.农民工的职业融入不仅需要政府提供充分的制度供给和财政投入,加强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还需要企业改善管理制度,关注职工的日常生活、文化娱乐和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实现政府、企业与劳动者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农民工从机会获得走向能力提高,最终实现城市职业关系融洽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以2005年4月至2006年初对宁波市十几个城镇的调查材料为基础,从邻里关系、工友关系、困难互助、社区管理、风俗习惯、婚姻关系、安全感及定居选择等八个方面对外来人群与本地居民的相互关系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试图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当前社会关系状态,揭示建立人与人之间友好关系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