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口管制政策是冷战开始以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遏制战略的重要手段.肯尼迪政府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开始对苏联推行缓和战略,对苏东国家出口管制政策的调整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但由于其与社会主义国家交往的内在政治性诉求和冷战的继续不可避免地阻碍这种调整的实质性发展,使得此时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的调整还很局限,从而进一步证明此时肯尼迪能做到的只是"有限缓和".  相似文献   
2.
美国传统的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没能解救1929—1932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随着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和罗斯福新政各项举措的实施,赤字财政政策走上了历史舞台,并发挥了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英国主导下的国联非但未能有效阻止日本的侵华行为,反而在其不断纵容之下,日本侵华脚步不断加大。究其本质,此时英国在中国问题上对日本的退让,源自于一战后英国整体实力的下降及其在中国东北的利益远比日本为低。英国这种绥靖政策的推行首当其冲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从长远来看,也损害了华盛顿体系所确立的和平原则,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4.
“帕内号(Panay)事件”是“珍珠港事件”发生前美日在华的一次最大冲突,这是美国对日本长期实行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美国对日本的退让妥协,决定了它在以后的美日交涉中处处被动,最终损害了美国自身利益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5.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便着手重新返回菲律宾。与之同时,菲律宾亦有自己的政治诉求。冷战开始后,美国将菲律宾纳入冷战轨道,既有NSCS4/2号文件这样的纲领性文件,又有具体的推行计划,使菲律宾成为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实施遏制战略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6.
1960年已经显现执政危机的南越总统吴庭艳想要镇压国内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活动。英国将其视为把“镇压马来亚共产党活动经验”植入南越的契机,由此加强英美“特殊关系”,重新彰显大国地位。“镇压”南越境内共产党运动,保障吴庭艳亲美政权继续存在是英美双方的共同目标。虽然英国顾问团最终得以进驻南越,但在其进驻南越以及后来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受到美国不同程度的制约。究其本质,双方追求各自利益的过程中是否有共同契合点乃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出口管制政策是冷战开始以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遏制战略的重要手段.肯尼迪政府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开始对苏联推行缓和战略,对苏东国家出口管制政策的调整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但由于其与社会主义国家交往的内在政治性诉求和冷战的继续不可避免地阻碍这种调整的实质性发展,使得此时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的调整还很局限,从而进一步证明此时肯尼迪能做到的只是"有限缓和".  相似文献   
8.
美国传统的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没能解救1929-1932年的贲本主义经济危机.迫于严峻的经济压力,并且伴随着罗斯福新政各项举措的实施,赤字财政政策走上了美国的历史舞台,并发挥了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一个移民大国 ,这里没有地主 ,也没有贵族 ,但是随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而产生的顽症——种族矛盾 ,即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和压迫 ,是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不过 ,每提及此 ,“黑人问题”则占去了十之八九。其实 ,在美国还有很多其他民族的人民都遭受了这样不公正的待遇。本文拟就 2 0世纪 40年代生活在太平洋西海岸的日裔美国人 1被重新安置及其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再次说明这种矛盾的存在及其延续。一   1 941年 1 2月 7日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向住珍珠港的美军基地发动了空袭 ,取得了一时的胜利。但是 ,日本侵略者们万万没…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美国银行发生的危机,不仅是始于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反应,更是其自产生以来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弊端的总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