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鲁迅小说存在两个世界,即孩子世界和成人世界,前者纯真、融洽,后者却灰暗、隔膜,隔膜是"娘老子教的","愚弱"是隔膜的本质.无知无识,是谓愚.愚者,道德上,辨不清是非,情感上,找不准方向.无势无力,是谓弱.弱者,常常"被吃",又常常"吃人".鲁迅高声疾呼"救救孩子"以此来打破人际隔膜,明知不可为而为者,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探索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西游补>的时空向来让读者费心劳神,行者到底回到了哪一世界,这一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戏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西游补>从第二回起,就紧锣密鼓地进行空间大腾挪.它一改取经队伍"走上西方"的"西游",转而让行者"走下东方来",实质上是从渐趋西天"佛国",转向东方"青青世界"--世界被还原为"俗世".在"青青世界"中,空间的腾挪变换,使时间也随之扭曲变形,而时间的扭曲变形反过来赋予空间以独特的意义--世界被还原为迷情辛苦的"俗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