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入手,深刻分析了黑龙江省金融体系存在的农村资金外流、供求失衡、不良资产比例大等问题,并分别从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民间金融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农业发展银行,肩负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的历史任务。然而,目前的农业政策性金融还存在一些缺陷,满足不了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我们需要改革农业政策性金融,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在实践中,各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农民职业分化建立了不同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和农民养老保障的资金筹集来源是制度构建面临的两大难题.从我国农民创造财富的机会和财富实现程度视角来思考制度建设,可以为我们破解难题提供有益的启示.由于政策因素造成了农民创造财富机会的缺失和养老资源积累普遍不足,中央政府在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过程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即针对农民创造财富的机会和财富实现程度来区分救济、福利、保险的性质,建立一个国家和农民直接对应、避免制度碎片化的统一框架.具体为:把农民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厘清国家在养老资金投入上的责任;根据农民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补助标准;不宜建立单独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对财富实现程度严重不足者,实行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储蓄增长的幅度更快。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对未来预期不确定、融资渠道缺乏等是造成农村居民高储蓄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采取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流动性建设、加强社会保障等措施,以减少高储蓄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是整个金融体系最薄弱的环节。文章在对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六项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居民消费率和储蓄率对经济的影响,建立回归模型研究居民消费率和储蓄率与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率、商品房平均价格增长率、老龄化指数、社会保障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关系,以及居民消费率和储蓄率二者关系,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善居民消费率和储蓄率现状、促进经济更好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普通物理是大学一年级的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新生入学时,物理科目成绩相近,表明他们的智力水平大致相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成绩却拉开了明显的距离,很多学生的成绩不如人意。为什么在相近的智力和相同的教学条件下,会发生如此的变化呢?在有关教学的思考和具体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失语是导致如此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新会计准则实施将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从新会计准则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产生的影响入手,提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及银行监管部门应共同采取措施,才能减少或降低新会计准则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产生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地区小微企业众多。改革开放以来,小微企业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但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在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融资开拓了新路。本文试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对农村民间金融与地方小微企业共生机理及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探讨民间金融更好地支持地方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繁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