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与第二课堂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课堂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对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优势。以人文讲座、舞蹈演唱艺术、体育竞技、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组织策划等为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能够为工科学生创造实践、体验的机会,能够为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营造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2.
第二课堂的开放、灵活、广泛特点,要求明确阶段内的教育内容、确立主题、构建素质教育框架体系,重视教育手段方式改善、防止片面误导,学生群团的个性与兼容性在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学生会,有可能在第二课堂的素质教育中构建开放型的"校中校".  相似文献   
3.
论"熟人"关系取向的青少年心理求助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恰当地帮助青少年发展和成长,需要构建能够鼓励并有效的"熟人"关系助人模式."熟人"关系取向的助人模式契合通过关系建立信任的本土心理,能够给青少年提供更加安全的心理环境,推动青少年的求助行为.  相似文献   
4.
科技文化:理工科校园文化的主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理工科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关键在于让科技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只有充分发挥科技成果的鞭策和激励作用和专业教师在学生科研中的指导作用;充分利用政策、制度和载体保证校园科技文化氛围的营造;并以多途径、多层面的科普、科研活动作为理工科校园文化的首位建设内容;科技文化主流与人文文化的兼容互动;才能创造孕育创新人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路径研究——学校社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工作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手段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学校社会工作在“助人”的理念上更加凸现学生工作的人本精神,而预防性、发展性、补救性的服务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可以归结为4种取向: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自编量表和引进量表的对照研究,心理健康 的标准探讨和理论构建,特定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如何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和当前社会发展来切实研究中国大学 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大学制度不仅关乎大学的存在和发展,更蕴含着一种历史的沉淀和理想的期待。中国大学制度必然经历了由取向日本到借鉴德国,从模仿美国到转向苏联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走过百年历程的中国大学寻求本土化语境下的大学制度创新成为必然。大学制度创新必须实现中西文化背景下理念的和合,必须实现大学自身价值和民族复兴使命的和合,必须实现公平和效能的和合。大学制度创新与完善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起一种能够长期察觉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建立起一种能够彰显大学精神、实现大学使命的制度体系,并在实践和超越两个层面实现制度本身的共生。  相似文献   
8.
大学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所学校,它更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要有始终为学术值守的教授和学生,要有共同的文化生活和内在精神,要有以学术为中心的制度安排,要有以学术为志业的"自由"和"独立"的品格.  相似文献   
9.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对如下十分特殊的工作特点高等学校知识分子密集,个体差异明显;高等学校是传播文化和知识的重要场所;高等学校是社会后备人才集中成长的地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为此必须在如下重大方面寻求有效的切入以目标和监督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运行机制有效切入;以重视发展青年学生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切入;以选配好书记支委、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支部建设切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