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崭新的因特网时代 ,由于社会时空的重新编码、社会运动的虚拟化、社会身份的隐匿、社会联系的网络化与社会交往的全球化 ,传统的社会控制面临着失范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田佑中 《学术论坛》2003,(1):126-127
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存体验 ,但并没有因此而减缓已有的社会问题 ,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还成为形形色色文明垃圾的衍生地和各种各样社会毒瘤的温床。本文选取几个较为严重的网络社会问题进行学理上的分析 ,不是为了否定和阻碍网络社会的发展进程 ,而是为了提醒人们要谨防网络社会问题 ,避免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给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造成过多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发展性调控:邓小平社会调控思想的基本特征何怀远田佑中一马克思曾说:“在社会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①这是社会调控机制得以确立的基础。因为“社会...  相似文献   
4.
社会调控是人们依靠社会力量对社会群体的社会活动或个体的社会行为施加影响 ,使之符合某种规范和社会系统发展目标的方式系统。毛泽东与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两位最重要的领袖人物和决策者 ,在对中国社会的运动和发展进程实施调控的实践中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调控思想。他们在调控社会系统时 ,虽然有着指导思想上一脉相承的连贯性 ,但同时存在着结构上的整体转换。本文主要从时代背景与思想背景的视角考察这种总体性转换关系。一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邓小平的社会调控思想都不是封闭在中国社会系统内产生的 ,它们的形成是以国际关…  相似文献   
5.
吉登斯的社会学研究 ,是以三条线索为逻辑展开对社会学方法规则的重构。一是试图解决一向困扰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系统 (结构 )与个体行动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是寻求解决生活世界与社会科学专业性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 ;三是着手解决理论之间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正是通过这三条线索的逻辑展开 ,吉登斯实现了社会学方法规则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论全球化时代价值冲突的统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全球化价值冲突进行统合的渠道和机制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因特网、知识经济、全球市场和全球组织.因特网文化是全球价值冲突的文化统一场;知识经济是后发现代化国家价值选择的路径依赖;全球市场是构建价值统合的经济平台;全球组织则是全球价值冲突的中心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社会调控思想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便始终存在着社会调控问题。社会调控是人们依靠社会力量对社会群体的社会活动或个体的社会行为施加影响, 使之符合某种规范和发展目标的方式系统。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从实践上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使中国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 由革命走向建设。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饱含着社会调控的非凡智慧, 这是指导我们探讨如何调控社会的运行秩序, 保持中国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本文试图从社会哲学的视角对邓小平的社会调控思想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论因特网时代的社会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因特网时代 ,从人们日常的实践方式、交往模式到社会的宏观结构、重大设置都发生了巨变 ,社会控制不仅不能消亡 ,相反应得到不断的加强 ,但必须作出某种形式与内容上的转型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第一 ,从强制性控制转向认同性控制 ,由过去重点针对人身与肉体的约束变为对人的思想与意识的正确引导。第二 ,从“政府统治”转向“全球治理”,由单一民族国家的政府控制逐渐过渡到多政府的合作性控制乃至全球的统一控制 ,“治理”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方式应运而生。第三 ,从组织化控制走向网络化自治 ,发挥每个个体的能动性 ,使其自觉地担负起某种社会职责 ,创造更强的自主性与更高的控制效率。第四 ,从封闭性控制走向开放性控制 ,寻求一种具有功能性、互动性的开放性控制 ,以社会发展为社会调控的最高目标 ,在发展中求得动态的秩序 ,鼓励寻找、创造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新条件 ,推动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邓小平的社会调控思想就是一种开放性调控思想  相似文献   
9.
社会调控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人们依靠社会力量对社会群体的社会活动或个体的社会行为施加影响,使之符合某种规范和社会系统发展目标的方式系统。而在社会调控过程中,如何协调和处理好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着力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论虚拟实践--一种社会实践范畴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实践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实践方式,它超越了传统的现实性实践方式,具有能动性、现实性、双向对象化等实践的一般特性,同时又在"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中介与对立"、"选择与决定"、"实践与世界"等几对关系上体现出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