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正> 历史文化名城南阳,为我国文物的渊薮之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南阳地区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配合城市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和农田水利的工程中,清理发掘丁一大批汉代古墓葬,出土各类文物数以万计,其中,仅泥塑陶狗就有三百余件,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它数量之大,艺术之辉煌,为全国所罕见,这对我们今天了解两千年前的雕塑艺术成就来说,是一批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然而,这些陶狗过去仅散见于发掘报告  相似文献   
2.
田玉芳 《社科纵横》2006,21(1):89-90
齐己是晚唐五代著名的诗僧,其诗论核心是“清苦”,本文试通过对齐己诗“清苦”的研究,结合作者特殊的诗僧身份、晚唐五代审美风潮和中唐贾岛对齐己的影响,以及尚清说渊源的探究,浅析齐己诗“格清”和“思苦”的理论成就。  相似文献   
3.
田玉芳 《社科纵横》2006,21(4):97-98
王安石晚年诗歌创作达到了他诗歌创作的顶峰,成就了为人称道的“荆公体”,本文是通过对王安石晚年的诗歌的分析,从荆公晚年诗歌创作的题材、内容等方面入手,集中探讨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自汉代开通之后,成为中国联通欧亚的重要陆上通道,大量的唐人西北边塞诗全景呈现了丝路东段沿线甘肃各地的地理景观等的基本风貌,全面记录了甘肃大地的戈壁大漠、名山大川、独特气候、特有物产等。同时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大交流、民族大融合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处于丝路东段沿线的甘肃,在唐人边塞诗中就集中体现了此地多民族和谐共存、多元饮食娱乐文化生活繁荣、边塞尚武风气盛行等突出特征,凸显了独具甘肃特色的地域文化风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