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004年4月15日星期四雨今天,民警引导了一位救助管理站的“常客”任某来站,他曾无数次来站,往往是来几天又被送走了,因为他就是本地人。站里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他也认识站里的每位工作人员,可是他为何流浪街头乞讨,工作人员只知道他是劳改释放人员,被释放后无家可归,便选择了流浪乞讨。任见我,笑了笑。我让他按工作程序履行了入站手续后,便和他聊起来。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回家呢?家里还有什么亲人吗?”  相似文献   
2.
2004年1月21日星期三晴天今天是大年三十,上午我来到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找到中心的“常客”14岁的金伟,打算再询问他的家庭情况和外出流浪乞讨的经历。可是,话题刚出,小金伟却像往日一样,只是默不作声地盯着不停前后搓动自己的双脚。我实在有些奈不住了,想起身离开,习惯性地把自己冰冷的手插进衣袋,这时我的手突然触到早上妻子交给我的一叠小红包。这是昨晚妻子为中心的9个流浪少年儿童准备的只有10元钱1份的压岁钱,说是让他们也感受过年的欢乐。于是,我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