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高校社会学学科教师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高校类型、科研能力与学术产出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科研能力对学术产出具有积极显著影响,即学历和职称对学术产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在一定年龄之前,年龄和学术产出的分布关系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在一定年龄之后,年龄和学术产出的分布关系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学术产出中高校类型差异得到了部分证实,"985"、"211"高校教师的核心论文影响力显著高于一般高校教师;高校社会学学科教师的学术产出和科研活动没有发现存在"马太效应"。对于高校教师的学术产出,科研能力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抽样调查,在运用相关分析、无序多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发现专业认知对大学生个人就业倾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影响:专业认知度高的大学生面对一般就业选择时如读研、进企业、考公务员等较为倾向于考研深造;专业认知度高的大学生面临就业时考虑专业因素较多;专业认知度越高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看法越为乐观;大学生考公务员的热情与其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喜好无关,与其努力学习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认知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回流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人口流动新现象,这为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引发学术界的持续关注。通过梳理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原因既有政策与家庭方面的拉力因素,也有个人与城市生活方面的推力因素。农村劳动力回流能够促进当地非农等产业的发展,但也增加农村发展负担的风险。对此形成了就业引导、制度保障、人力重塑等治理路径。今后的农村劳动力回流研究需要在理论观点体系化、研究视角综合化、治理措施具体化等方面着力推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社会学研究人员基本现状与学术发展的相关数据分析和探讨,从性别、职称、最高学历、是否担任公职、主要研究领域、学术产出、学术影响等几方面为我国社会学研究队伍描绘出一个大致的状况,着重指出了其中在社会学研究人才的分布以及学术产出、学术影响上显著存在的地区和高校层次间的差异,这从整体上来看影响着我国社会学的协调发展,制约了社会学本土化的前进步伐。因而,在今后的社会学学科建设中,需不断注意研究人才在不同地区和高校层次上的培养和调配,推进我国社会学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梳理当前人才集聚的相关研究,从人才集聚程度的测量、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人才集聚的模式特征及路径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发现已有研究中存在着静态和宏观研究多、动态和微观研究少;对产业集聚作用于人才集聚与流动过程的分析不足;对人才集聚与流动的互动关注不够等问题,并对未来的进一步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山东省部分农业、经济系统为背景,构造了随机规划模型、线性规划与动态仿真排序拟合及改进的哪Von.Neumann 均衡增长等若干实用数学模型,对各模型分别给出了有效的解法和最终结果,并在山东省的部分区域和部门成功地应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