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统计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经济发展的生态学模式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世界经济绿化与软化发展趋势等四大背景,西部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生态学视野,实现以绿色产业为支柱、以知识经济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以观念转变为动力,形成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生态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系统生产力、市场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三个阶段,开发绿色生产力,发展绿色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是我国由相对落后的追赶工业化,到知识化和缘色化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汉中绿色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陕西省6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典型村的526份样本数据,建立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即PSR模型)对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的绩效水平进行系统评价。研究表明:内部转移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的总体绩效要好于外部转移,其主要原因在于外部转移产生了大量的留守群体问题,给农村社区发展带来多重困难;但无论是内部转移还是外部转移都给粮食安全带来隐患。鉴于此,从引导内部转移、促进转移劳动力市民化、完善留守群体扶助机制和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西部生态经济开发的利益补偿机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大自然也是依赖平衡的 ,面对我国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必须通过生态经济的利益补偿机制 ,建设一个生态资源能够自我补偿和修复的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模式 ,在这个机制中 ,参与生态活动的各关系人成为生态补偿的主体 (补偿基金的支付主体和接受主体 ) ,而人—自然—经济的协调则成为其补偿的客体 ;要实现生态补偿就必须遵循权利与义务对等等三个原则 ;作为一个运行机制 ,其实现路径是以利润分成制等五种方式筹集补偿资金 ,其实现方式是对生态资源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其实现手段是探索和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开发绿色生产力、实现西部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产力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系统生产力、市场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三个阶段 ,开发绿色生产力 ,发展绿色产业 ,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也是西部地区由相对落后的追赶工业化 ,到知识化和绿色化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这个结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的历史发展理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的资源禀赋理论、突破绿色壁垒的比较优势理论、科技进步的后发优势理论四大理论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6.
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江)济渭(河)工程的水源地,汉江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充分掌握汉江水源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绿色产业发展状况,以及汉江水源地人民对水源地生态保护的对策建议,本课题组就汉江水源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生态环境保护建议与对策进行了调研和访谈,为该区生态补偿及其实践提供实践依据,增强其生态保护的针对性、有效性,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提升水源地的自我生态建设能力.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及其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于是 ,有人就提出科技价值论、知识价值论 ,以代替劳动价值论 ,还有人把科学技术纳入活劳动的范畴 ,以说明科学技术是商品价值的源泉 ,从科学技术的存在形式、发挥作用的途径及其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三方面来审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性质并不能说明它就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商品价值的源泉来自于创造科学技术的人的劳动。  相似文献   
8.
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水源地,但由于生态补偿及其资金分配机制的不健全,加剧了该区的贫困程度,出现了生态贫困、经济贫困和知识贫困相互交织的贫困累积循环,因此,提高生态补偿资金及其分配与使用效率成为解决汉江水源保护成本、均衡保护责任、分享生态资源利益、破解贫困累积循环的抓手和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9.
李强  胡仪元 《学术论坛》2012,35(9):123-125,147
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发挥特色经济优势,有利于因地制宜的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发展方向。但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匮乏、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才瓶颈等问题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健全县域财政机制增强县域财力,制定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提升县域经济的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则是确保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深化农业改革需要组织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着三个根本性的约束;抗风险能力低,生产效率低和市场化商品化程度低,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走市场化的道路外,还应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推动农业组织创新,这是我国农业在当前应对加入WTO挑战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