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罗光编纂的《中国哲学思想史》是一次基督教文明与中国儒家文明的有益对话。"台湾新士林哲学"创始人的身份,决定了罗光对中国哲学研究的特色在于以天主教信仰为精神取向,融天主教信仰、士林哲学与中国文化于一体。在编纂过程中,罗光本持着剪枝裁叶、忠于本义、系统研究、福音性质的研究四原则,将中国哲学作了天主教精神的解读,为当代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模式和意义追寻。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的人学思想在其整体理论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虽然孙中山没有明确提出"人学"一词,但却论述了许多人学的重要内容。他的人学观是西方文化、革命实践和中国建设三者结合之后的产物。他重视人的情感和意志,强调人力的团结作用,还强调赋予普通的人以政治权利。为了实现中国的复兴,孙中山继承中国人本哲学的同时,也借鉴了西方社会中的人权思想,力图克服传统人学观的缺陷,抨击封建主义缺少人权的错误观念,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人、解释人。孙中山的人学观所追求的是对人自身社会属性的认识和应有权利的争取,这是围绕他的政治观展开的。他力图通过民众参与各公共事务而形成崭新的政治现象,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他在中学西学、新学旧学交融碰撞之际,对人学的观念进行了革新,并以此为切入点,强调人力的重要作用,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做出回答。诚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他的人学观略显庞杂,缺少对人本质的概括,一些观点呈现出错误。对于当时社会而言,出于对救亡图存的紧迫性的考虑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当意识而做出的思索,是应该肯定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