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环节,其本质是为信用市场提供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以促进信用信息的合理使用和信用资源的优化配置。发达国家的社会征信体系主要有两种发展模式:公共模式和私营模式。我国现时构建征信体系主要采取公共模式向私营模式过渡的发展思路,即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设立区域性的资信公司,这种发展思路将导致政府职能和角色的错位。因为信用信息服务属于充分竞争的行业,对其管理和发展应遵循市场化和民营化的原则,政府不宜过分参与,更不可直接投资,否则容易导致政府变相开展商业化运作,对私营资信公司有失公平,不利于市场主导型模式的建立和发展。资信公司立业之本是以自身的信用和必要的资本承担经营责任,独立、公正、客观地以第三者身份提供信用产品或服务。这就决定了其举办者不应是政府机构或在市场中居于垄断地位的利益团体。如果政府直接从事征信业务,即是以自己的信用做"隐性"担保,与建立征信体系的初衷相悖。政府的角色定位在于征信体系的模式选择和政策导向,以"协调者"和"监管人"的身份组建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2.
赵国洪 《社科纵横》2009,24(6):111-113
本文通过对儒家“以德治国”思想进路的分析,指出了对儒家“以德治国”行政哲学的三种片面理解,提出了儒家之“德治”乃“贤民政治”或“民治主义”而非“贤人政治”或“人治主义”的观点。最后论述了“以德治国”在历史上未能实现的原因是形成了闭循环,并提出公共政策的道德价值导向是突破“德治”行政哲学模式闭循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香港和印度同曾为英国藉民地,融合了不少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文将主要介绍香港文化的先后发展历史、特征并将其多元性与印度的文化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在2008年发布了第四份全球电子政务发展状况研究报告《2008年度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从电子政务到整体治理》,对全球191个国家的电子政务进行排名,英国位居第10位,中国排名第65位。  相似文献   
5.
城市房屋拆迁所引发的利益冲突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因房屋拆迁引发的各类恶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屡屡发生。本文基于天涯论坛,从网民的角度了解民众对城市房屋拆迁的态度,从抽样统计的数据发现,政府的房屋拆迁行为未能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大多数网民将房屋拆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罪于政府,对政府的行为持否定态度。对造成拆迁冲突引起网民质疑与不满的原因进行探讨,归结为土地制度的缺陷、公共利益的模糊界定、政府角色错位等三个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高校研究型教师是指既注重学术研究,又注重教学研究的教师。课程行动研究是一种强调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它要求教师完美地兼任着“职业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电子政务的逻辑起点与现实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推进农村电子政务建设时,其逻辑起点是建立专为三农服务的农业信息网站,结果是农业网站的访问量很低,没有产生明显的成效.农村电子政务建设应以"电子农民"为逻辑起点,以"电子农民"、"电子农村"和"网站建设"三者齐头并进为现实起点,方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相似文献   
8.
余英时先生作出“元代对于明清士商关系的变化看不出有直接的影响”这一结论,本文认为大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关于士商关系,其实元代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社会现实都可说是明清两代的滥觞。本文论证士与商这两个阶层在元代已出现了一种互相吸引和靠拢的趋势,通过明清两代儒士对许衡“治生说”的重视和讨论,认为许衡“治生说”为元明清士商互动孕育了理论依据,对明清士商观念具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