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他人和社会。对于他人和社会的馈赠、支持、帮助等,受益个体必须感激和回报。这就是感恩。中华民族是一个提倡感恩的民族。受人滴水之恩,便当涌泉相报,这种感恩意识在中国传统诗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感恩意识需要主体的修养与实践,也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培养主体的感恩意识已成为当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生死观也显示出不同的内蕴。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的生死观颇具代表性,儒家主要从生的角度看待生命,是一种入世的生死观;道家强调顺其自然,是自然之道生死观。而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主要是从终极(即死亡)的角度看待生命的,故而不同的路向便折射出中西方生死观的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