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9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考蒙古法律方面的研究,外国学者和研究者对大蒙古国及其后来的法律文献研究多年,出版了大量论著,这些成果目前已被学术界所熟知。他们虽然都依据众所周知的资料进行了对勘和比较研究,但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进行深入研究者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清崇德二年蒙古文档案澄清了清代史籍中有关"外藩蒙古十三旗"的说法,解决了清初在内蒙古设旗和朝贡方面的一个疑难问题.指出了<旧满洲档>在记载清初蒙古牛录和户数上的错误和蒙古文档案的价值,还附带讨论了察哈尔部和硕亲王额哲旗不在"外藩蒙古十三旗"内和"外藩二十七旗"及"外藩四十九旗"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利用汉蒙文史料,对清朝邀请五世达赖喇嘛的缘起,清朝和西藏双方第一次联系的细节、使者等作了补充论述,对有些论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异议.认为清朝邀请五世达赖喇嘛主要是为招抚喀尔喀,清朝第一次遣使中止是由于清朝与喀尔喀之间关系恶化所致,顾实车臣绰尔济即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作为一个香客沟通了清朝与西藏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喀尔喀法规》是一部清代喀尔喀地方法规的汇编。清廷为笼络喀尔喀部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稳定喀尔喀,允许土谢图汗等部王公制定了这部法规。该法规有关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特权和宗教事务方面的内容被奉行于整个喀尔喀。世俗方面的内容,主要在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大库伦和土谢图汗部实行,后来只限于大库伦内。  相似文献   
5.
《俺答列传上》追溯明万历以前蒙古历史时 ,大量抄录前人著述 ,又把前后不同时期的史籍记载混合编辑 ,因此出现很多讹误 ,使用时应与该书所引用原书进行认真的对比和鉴别。  相似文献   
6.
朝鲜在清朝"三藩之乱"期间对清朝进行了广泛的情报搜集工作,其主要的搜集渠道有三条,即:"燕行使"的情报搜集、义州方面的情报搜集以及自日本对马藩获取清朝情报等。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朝鲜所获取的部分情报有"失真"的现象,但这些情报依然有着不容低估的价值,因为它们是朝鲜此时制定对清政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的素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没有无用之物,更没有无用之人,人人都是社会的有用之材。四化建设不能指望靠几位伯乐去发现几匹千里马,人人都应该为四化出力。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天赋能力,应当建立人的素质档案。要让每一个社会岗位找到最合适的人,让每一个人找到最合适的岗位。要为人的科学的鉴别、培养,管理和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必须开展对于人的素质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建立人类素质学及其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8.
对于明代蒙古社会组织,B.R.符拉基米尔佐夫先生最早进行系统的研究,其观点在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符氏的研究工作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他没有很好地利用丰富的汉文史料,主要利用了明末清初成书的蒙文史籍。而蒙文史籍对明代蒙古社会组织的记载很简略,反映的多为达延汗分封诸子以后的状况,叙述中又常倒插时间,以作者当时的社会组织情况表述以前的事,符氏对此不加分辨,还常常把漠南蒙古、喀尔喀和卫拉特,甚至利用布里雅特等不同地、不同时间成书的史料不加区别地使用。这些都影响了他对明代蒙古社会组织的正确认识,因此,符…  相似文献   
9.
清代内扎萨克六盟和蒙古衙门设立时间蠡测达力扎布盟旗制度和蒙古衙门(后改称理藩院)都是清朝为有效地统治和管理蒙古地区而建立的制度和机构,在清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内扎萨克盟、旗以及蒙古衙门建立的具体时间史籍缺载,因而目前有关清代蒙古史的著述对内扎萨克...  相似文献   
10.
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崩溃后,蒙古贵族退回北方草原,形成了与明朝并存的北元政权。自一三六八年元廷北徙上都至一六三五年额尔克洪果尔降附后金,存在了约二百七十年。几乎与明朝相始终。其初期,即北元统一时期,历惠宗、昭宗、脱古思帖木儿汗,约二十年,基本保留着元朝的政治制度,并与明朝激烈争战,试图重返中原,对北元政权立足北方草原,成为独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限于有关史料记载的零散和缺乏,我们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还很不充分。本文试在考订其有关史实的同时作一简略的叙述,请诸师友、同好教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