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1.
邓晓成 《现代妇女》2014,(10):18-18
新媒体语境给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及文学的审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之一便是“泛文体”现象的出现,如此起彼伏的“咆哮体”、“淘宝体”、“元芳体”、“甄嬛体”等等。潮起潮落的种种文体,一般都体现出“发生的民间性”、“形式的颠覆性”、“话语的搞怪性”、“交流的亲和性”、“叙事的微小性”等特征。其所以盛行,是技术、媒质、文化、心理、文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泛文体”潮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和文体现象,其价值与意义不应作一时的盖棺定论,但必要的自省、自律与他律,也不可缺位。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传媒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教育者之一,其中的重要方面就是对受众身体的教育与训导.在其快乐原则、美丽与时尚原则、自由原则、本位原则之下,构筑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身体梦幻,拆解了套在身体之上的种种绳索与枷锁,身体的优先性和本位性得到凸显,这当然不乏现代文化意义.但与此同时.看似如梦如幻的"自由"身体,在传媒的引导和规训之下,无形中又被套入了另一种可怕的身体契约:只有符合传媒所制造的"超现实"的身体标准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否则便是平庸无用的身体.于是,在身体们鱼贯而入的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池塘里,传媒以快乐、美丽、时尚、自由为的铒,而钓竿的一端则是一只无形而巨大的消费之手,而身体则从梦幻走向异化.在此情形之下,身体的自律与他律能否就此淡化或失效?由此导致的伦理失序、价值失范与精神虚无等方面的深层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去探讨和正确地对待.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具体文化语境中,新诗中的"黄河诗歌"不仅是抒写黄河本身和借黄河景观的描绘来寄托个人情思的诗歌,而且是与中国现代社会的进程相伴相依,与现代民族国家想象密不可分,直接表达了其现代性意义的诗歌,而出于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黄河"后来又成了代表性的解构对象.本文以<黄河大合唱>与<车过黄河>两首诗歌为例作出比较分析,对"黄河诗歌"的现代性表征作出了解读和反思.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借助网络技术、通过网络交往而实现的身体处置,颠覆了传统的身体处置方式,由此引发了身体伦理的新变化。自由的身体、隐匿的身体、平等的身体、超现实的幻想的身体,给人们的交往带了方便和快捷,给了人们以快乐的幻觉体验。但在身体的放纵与狂欢之余,却易于导致欺与骗的横生,色与欲的泛滥,庸俗、低俗、媚俗的盛行。因此,在网络语境下,亟须强化自律与他律,拯救身体,抵制三俗,以保持健康身心,构筑和谐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新诗标准问题是百年新诗发展中的一个难题.从现代性维度来看,其标准的形成在现代性中遇到了挑战,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不同范式之间的冲突,新诗审美价值取向的摇摆等多种因素,都对新诗文体规范的生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这是新诗现代性本身的后果之一,也是我们要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的一个方面.而新诗标准和文体规范的建构,需要在"新诗标准建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新诗标准建构取决于诗歌审美价值标准"、"新诗标准建构需要直面现代性的反思性"等几方面认识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6.
邓晓成 《船山学刊》2008,3(2):208-210
在中国新诗现代性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就雅”与“从俗”这一对矛盾。这既导致了诗歌大众化或者纯粹化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造成了新诗在文体形式建构上的艰难。本文不在于简单地判定“雅”与“俗”之间究竞孰是孰非,而在于强调二者从冲突与走向和谐,从矛盾达至融合、共赏。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新诗文体现代性的展开过程中,突出体现了"有型"与"无型"、欧化与民族化、散文化与纯粹化这三对既冲突又和谐、既对立也和解的矛盾统一关系。而如何解决好这三对矛盾,乃是新诗文体现代性建构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文学的平民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就诗歌来说,反映平民的喜怒哀乐,与平民精神相融汇,用平民眼光来观察和审视生活,也成为当下诗歌的写作取向之一。然而,这种诗歌在作品的数量与质量上还存在一定欠缺。此外,当下诗歌中的日常化与生活化、低俗化与粗鄙化倾向,往往被看做是平民化的诗歌倾向,这其实是对平民化的误读。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文化视野中,身体伦理有常态的身体、符号的身体、消费的身体等几种模式.无论哪一种身体模式,都难以摆脱身与心、灵与肉、个体与集体(他人)的对立与冲突.而身体存在的价值,也在于从这种对立与冲突中求得身、心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邓晓成 《学术研究》2006,(1):134-137
新诗中的身体叙述经历了三起一落。第一起是在新诗创立初期,它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背景,体现出“身心合一”的特点。而稍后由于时代环境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制约,思想与精神至上,身体隐退,又重回“身心分离”,是为一落。第二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它以改革开放和思想意识松绑为背景,主要以“人”的回归和女权主义为依托。第三起是在90年代,它形成于身体消费时代,以当代娱乐文化和消费文化为背景,强调身体大解放,思想和精神等被驱逐,形成新的“身心二无对立”。应以生命与灵魂叙述提升身体叙述的格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