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艮 《江淮论坛》2006,(6):185-188
青年诗人黄葵从诗歌的边缘地带,驱动诗歌的犁铧,走向了遥远;而那远方同真理一道诞生,是用葡萄藤编织思想的堡垒,它让人类找到了居所那博大的中心。从边缘走向遥远,诗人一路绽放思绪的花朵,把忧伤与乡愁、抽思与历史、日常生活与诗性抒写舞蹈成诗歌的舞蹈。  相似文献   
2.
百年新诗的发展与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文化的现代化基本同步,因而对新诗的种种争论和探讨,便不能脱离我们对于现代中国的历史认知与感受,不能脱离于新诗作者自身的现代生存体验,而不必在西方"现代性"的影子下亦步亦趋。对于新诗,怎样的言说才是有效的?我们能否寻求和拥有一些基本的立场和视角以便共享一个最基本的对话平台,而不是让争论成为新诗资源的不断内耗和似是而非的自说自话?现代新诗的"现代"与"诗"就是这样的"平台"之一,这样的寻求有时并不在别处,它就在中国现代新诗发生的起端。  相似文献   
3.
与“五四”同时代人的流于“破坏”相比,俞平伯在新诗初创期一开始便表现出较强的独立精神,其新诗理论更多体现出建构性的指向:对初创期新诗音韵的打量;先觉于“白话”与“诗”的断裂;寻求新诗精神和艺术两面的革新,倡导新诗的无为效用;尝试新诗的做法理论等等。这些探索无疑展示了俞平伯作为“先锋诗人”之外的另面侧影。  相似文献   
4.
詹姆逊的政治无意识理论是对机械式社会-历史批评的庸俗马克思主义的超越,在文学研究中致力于对文学文本中的沉默、空白和风格断裂等症候的发现和分析,体现了一种新马克思主义的形式-文化学研究,其理论渊源可以找到与阿尔都塞、马歇雷师徒等的关联.文学研究的政治无意识视阈,需从文学本身出发,并最终回到文学;其政治不是狭义的政党政治,而主要是文化政治.  相似文献   
5.
邓艮 《浙江学刊》2006,14(1):103-110
由于俞平伯在红学及古典诗词研究方面的耀眼成就,加之其散文创作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影响,作为新诗诗人与诗论家的俞平伯往往被遮掩了。古典的余响、在路上的“灰色马”、梦与忆、古典意味与现代面庞的裂缝正是对其诗歌再解读的旁逸斜出的文学感受。  相似文献   
6.
随着古典诗歌的逐渐式微,二十世纪初期,新诗开启了一个新的诗歌表意系统。与古典诗歌相比,新诗因语言的标出性降低,而导致诗体确立困难重重。标出项要足够标出,才能确立自身。中国新诗在元语言性与诗性相互冲撞的漩涡之中沉浮,但未来新诗的出路,仍在于其标出性的强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作家对酒楼、旅馆、机场、公馆、堂屋、厢房、天井、花园、出租屋、车站、渡轮等场所的频繁书写,编织着生活其中的人们俗世的日常生活空间,又生成着文学内外人们的精神空间。考察这些场所的活动与关系,可以洞察现代知识分子从身体到心灵的颤动与嬗变,也可以通幽出入其间的人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百态样貌。巴金笔下的公馆、厢房、堂屋、天井、花园、马房、筒子楼等更多体现的是“场所”的身份归宿与认同感,虽不乏现代的焦虑与紧张,但与传统文化关联较多。中国现代小说对一个个场所空间的呈现,无论是巴金、沈从文等朝向传统与过去,还是鲁迅、茅盾等面向当下与未来,无不隐含了一种现代性的乡愁。  相似文献   
8.
邓艮 《东南学术》2007,(5):150-157
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史概念,中国"新文学"遭遇了无数次的质疑、替换、扭曲和不断重述,它所经历的每一次改写只能使其本身的文学史面目变得更加模糊而难以把握。用政治的逻辑强解"现代文学替代新文学具有政治意图",实在有些差强人意。而"现代文学"概念的流行有一定的偶然性,其实并没有谁能证明其它相应术语、概念的优势不是"新文学"题中的应有之义。我们真正该做的,或许不是简单的术语之争,而是如何更加有效进入学科内部本身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9.
用“消解”描述诗歌现象,是指出现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诗歌中的一种创作倾向,对基本认同的道德观念、审美观念和诗歌艺术观念持反叛、嘲弄和贬低的态度。90年代诗歌中消解倾向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反”字当头——诗歌世界的随意书写;缺乏提升的言说——现有的存在消解过去的美好,诗人只是在表达。  相似文献   
10.
<漂木>是海外华文诗人洛夫晚年对自己一生生命体验和美学思考的一次形而上总结,不仅写出了海外华人漂泊心灵深处的孤寂和悲凉,更是对现代人精神原乡的不倦追寻.这寻求不是要寻找文化的根,因为那根就在自己的血管里流淌,而是探求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转换或重建.其间表露出的深刻怀疑和迷惑,恰恰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一个世纪的彷徨.漂木在台北与上海这两个悲情城市之间的浮沉摆荡,见证了20世纪中国的悲情历史.在戳穿历史、政治等等意识形态之重重迷障的同时,也剖开自己被蒙蔽和自我蒙蔽的部分.正是这种内外的双重剖解和质疑,才使得漂木及漂泊中的寻求获得意义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