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
陈开晟 《兰州学刊》2007,(3):178-181
美学与艺术的独立是"审美现代性"的重要原则,具有重要的本体性意义.流俗的感性主义、感伤的浪漫主义、颓废的唯美主义与极端的形式主义等表面上提升与巩固了审美的独立,实质上却危及了审美现代性的批判精神.审美现代性最终要在自身的表征与言说方式上体现出来,否则其独立的批判精神将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康德美学的批判功能、交往功能与和解功能从三个维面彰显了康德美学的现代性意义。康德之后的席勒、阿多诺、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等的美学思想从历史转义的层面上延续了康德美学的丰富内涵,他们将康德在先验层面上的美学现代性潜能从现实层面上加以转换与释放。  相似文献   
3.
4.
5.
"文论综合创新论"的考察揭示了其所建基的哲学基础及潜蕴着的文化深意.尽管"综合创新论"得到大力倡扬与接受,但并非不证自明,必须对其出场语境、前提条件、逻辑运思等局限性进行反思与批判.文论的当下构建正遭到来自学科化、学院化的挑战,只有从文本的阅读与体验出发,将理论历史化,解救、释放出理论的衍生能力与现实性力量,才能在知识体制化的围堵中突围.  相似文献   
6.
研读海德格尔的作品,首先遭遇的是一系列晦涩难解的概念。海氏在使用那些关键概念时呈现出这样的特点:非常注重从词源学角度考察概念的原初语义;不断繁衍出一系列新的概念去替换原有的语词,从而推进他的思想。通过选取艺术本源论中的几个主要概念,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对它们进行考察,使我们能透过其概念运转的背后更加趋近海氏的存在论艺术观。  相似文献   
7.
荒诞     
陈开晟 《东南学术》2003,(2):128-129
英语和德语中 ,“荒诞”作为形容词都为absurd,法语为absurde ;作为名词在英语中为absur dity,法语为absurdit啨?俅哟试瓷峡?,“荒诞”来自拉丁文“聋的”(Surdus) ,原本用来描写音乐上的不和谐。 ②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阿诺德·P ,欣奇利夫著《论荒诞派》(1992年 ,昆仑出版社 )引用《简编牛津词典》(1965)给“荒谬”(有的译本为“荒诞” ,据译者李永辉称 ,absurdity 在该书中有“哲学含义”和“用来描述一种文学表现方式”两层意思 ,分别用“荒谬”和“荒诞”与之对应 )下定义时表明 ,该词除了指 (音乐 )不和谐 ,还指“不合乎理性或不恰当 …  相似文献   
8.
陈开晟 《唐都学刊》2008,24(5):108-113
"经验主义美学"与"理性主义美学"的分判,尽管指出了从笛卡尔到康德之前西方美学的两大倾向,但却容易忽视它们内部之间的共同性与复杂性.文章在辨析其实质的基础上,指出经验主义美学与理性主义美学的视角之外一直存在着"第三种力量",尤其是夏夫兹博里与鲍姆加通的美学思想.他们的美学意义,往往由于这种二元断制以及康德美学的巨大影响而被低估.  相似文献   
9.
法兰克福学派主要成员全面披露了现代性的困境,并诉诸美学武器,对启蒙现代性与肯定性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他们深入地探寻了在现代性困境中关学与艺术存在的可能性与样式。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现代性批判引发了审美的二重性问题,但这种二重性的实质则可相互会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