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竞争、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是技术的竞争,而技术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目前,我国的产品、市场、乃至人才的竞争已日趋激烈,优胜劣汰,毫  相似文献   
2.
1998年电视连续剧《水讲传》的播映在观众和文艺批评界引起了一股争论的热潮。以此为契机深入讨论研究一下《水浒传》,澄清一些认识,是有价值的。“文革”后期,1974年毛泽东同志对《水浒》的批示,被用来抓党内的宋江和投降派。实际上是借用评《水游》来影射现实的政治斗争。因此不能作为对《水游》的全面评价,至多可以看为一家之言罢了。但毛泽东毕竟不是一般的评论者,由于他特殊的政治地位,给评价《水浒》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视。建国后围绕《水浒传》的几次讨论中,宋江的招安问题都占着重要位置。特别是毛泽东的批示以“《水浒》只反…  相似文献   
3.
<正>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潮给我国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几十年习惯于计划经济的教育体制一时显得难以适应.跨入90年代后,新技术、新知识、新领域、新行业的发展又日新月异,使许多大学的专业设置及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跟上形势的步伐.教育改革、专业改造势在必行,这是早已形成共识的事实.然而,教育改革决不是喊几个口号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要对目前的现状进认真地剖析,提出一些可供操作的具体方案.根据自己20多年来从事动力系教学工作的体会,参照两次去日本从事学习与研究的一些感受,对动力系的专业设置与专业教学进行剖析,并对专业改造提出一些粗浅的设想,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4.
由模糊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建立了一套计算混联系统(Ⅱ)的模糊可靠性公式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新专业目录 ,结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发展纲要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被确定为 :积极拓展 ,科学出新 ,保持特色 ,敢于争先。新制定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具有特点 :总理论教学学时大幅度缩减 ;课程体系为模块化结构设计 ;加进了反映最新科技进展的新教学内容。新教学计划的圆满实现还有赖于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全方位改革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 办重点学科难,办有特色的重点学科更难.我院水力发电工程学科之所以在1996年被评为水利部部级重点学科,在1997年水利部专家组检查中又获“A”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学科过去20年在学科建设中的特色.但如果满足于过去的特色,躺在过去的成绩上固步不前,不仅已有的特色会失去,将来的特色更谈不上.在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潮流中,要办一个长期保持特色的学科,其难度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7.
8.
<诗经>人文精神是伴随着理性时代来临而构成和体现的,多元文化因子的生成,确立了人文精神的构成前提.民本思想的萌芽,伦理思想的形成,自然观念的确立,自我价值的体现,为人文精神构成奠定了基础.神道的衰落,人们个性的张扬与自我完善,人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人与人之间具有了关怀和理想的追求,理性的审视人与社会、人与道德、人与理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追求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在人生自我完善中实现人格价值,在价值追求中体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清代学者方玉润晚年写定的《诗经原始》一书,在《诗经》学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顾颉刚古史辨派以来的《诗经》学发展有重大影响。方玉润着力于探讨诗三百的本意,被后人称为独立思考派。方玉润批评了《诗序》、朱熹的《诗集传》和姚际恒的《诗经通论》,确立了依照文本探索本意的解诗宗旨和方法,他对诗的评点往往细致入微,能挖掘出作品的种种妙处,富有启发意义。在追求诗人之意、把文本作为最高依据、重视诗的特有情性等方面,他实际上承继了以朱熹《诗经》学为代表的解诗传统。方玉润在解诗方法上表现得相当激进,而其思想观念则相当保守,故在解诗方法方面,《诗经原始》取得了长足进步,可它对诗歌内涵的把握,依然深受儒家政教伦理观念的拘囿,很多时候还不如《诗集传》。从本质上来说,它跟《诗序》依旧属于同一个儒教体系,甚至可以说跟《诗序》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正去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正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企业效益、财政收入和金融安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正逐步显现。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开发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会产生哪些影响,该如何应对?笔者以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进行了初步调研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