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叶嘉莹先生的《迦陵论词丛稿》(以下简称《丛稿》)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①。这是。部研究古代词人、词作及有关词论的专集。全书二十五万余字。它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有独到的见解和某些新的突破。正如叶先生所说:“我是认真地在探求着诗歌中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而且诚实地说  相似文献   
2.
珠玉词:诗意的生命之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玉”就其形体而言,似乎接近渺小了,但因它有一种耀眼的光辉,结果却显得很大,并由此而引起世人的广泛瞩目。孟子说:“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尽心下》)晏殊《珠玉词》的性质就有些与此相近。晏殊只存词一百三十余首,几乎都是短小的令词,既没有关乎家...  相似文献   
3.
论宗教与词体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词之起源.有必要关注与探讨宗教寺庙梵音法曲所形成的特殊文化市场对词体兴起所产生的种种影响。本文认为,宗教与词体兴起的关系,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即孕育期,初始期,成型期与成熟期.(1)寺院梵唱乃词体兴起的一个重要温床;(2)与宗教相关的诸多乐曲,又成为词调形成的重要源流;(3)经过唐与宋初词人的共同努力,一些与宗教息息相关的词调被用以摹写世俗生活,而与宗教无关的词调则又弥漫着显明的宗教情绪,词与宗教的血缘关系更加亲密;(4)对几乎与之同时,身在红尘的词人喜尚尘外世界并作逍遥之想,而身在方外的僧道却歌咏凡俗恋情并对尘世生活进行诗意的观照,宗教意识在两类词人的心灵深处与艺术审美境界中扩展。  相似文献   
4.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骤 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③。方留恋 处④,兰舟催发⑤,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⑥。念去去千里烟 波⑦,暮霭沉沉楚天阔⑧。多 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秋节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⑩,应 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 情(11),更与何人说(12)? 注释 ①《雨霖铃》: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因安禄山之乱被迫入蜀,时经斜谷,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玉环,遂采作此曲。又名《雨霖铃慢》。②长亭:古代设在交通大道上让行人休息或送别的地方。庚信《哀江南赋》:“十里五…  相似文献   
5.
The20thcenturyhasbeenthecenturyforChineseliteraryhistory,markedmostprominentlybyanabundanceofauthorsandworksonthistopic.Thecenturybeganwithanewcategoryofacademicworks-thoseonthehistoryofChinese1iterature-Accordingtoincompletestatistics,some32oworksinthisfie1dwerepublishedinthefirsthalfofthecentury,with4oomoreinthesecondhalf.Inaddition,importantfiguressuchasZhuZiqing,WenYiduo,MaoZedong,GuoMoruo,MaoDunandQianZhongshuhadadecisiveinfluenceonstudiesofliteraryhistoryintermsofopinions,methodsan…  相似文献   
6.
南宋词与清代词学研究中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词与清代词学研究中的困惑陶尔夫编者按:1998年5月14日是著名词学家、黑龙江大学教授陶尔夫先生逝世周年祭日。本刊特发表陶先生遗作《南宋词与清代词学研究中的困惑》一文,以表达对这位安贫敬业、鞠躬尽瘁的学者的深切缅怀与无限钦敬之情(一)清代的词学研...  相似文献   
7.
陶尔夫、样式朋同志所著《历代诗词译释》(暂定名)一书,共选先秦至近代各体诗词近二百首。现征得作者同意摘选十首分两期发表于此。本刊因篇幅所限,省略了作家介绍。  相似文献   
8.
四川大学历史系缪钺教授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学系叶嘉莹教授合撰的《灵谿词说》,已于1986年夏完稿,现经修订,编次成书,交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部专著的撰写与出版,开拓出中外学者合作的新领域,它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是不容低估的。 从1982年开始,《灵谿词说》的主要篇章先后在《四川大学学报》和国内其他学术刊物  相似文献   
9.
理解·投入·创造──诗词今译是科研的一个分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和欣赏宋词,与阅读欣赏唐诗(以及其他古典诗歌精华)一样,往往会引起心灵的震颤或某种微妙的波动。人们喜欢宋词、研读来词并不亚于唐诗。只是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在过去一段较长时期内,对宋词的评价出现了某种偏颇。近十几年来,宋词的研究与普及争得了与唐诗(以及其他文体形式)分镇并辔的地位,获得了它理应早日获得的那份辉煌,宋词的今译.实际上是这迟到的辉煌之中的一抹微光。宋词能不能今译?面对同史的高峰.面对这高峰的晕圈所闪射出的夺目辉光.不免要使某些好心人产生这样的怀疑:今译的宋词是否会保留其固有特色?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