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完整、准确的历史建筑的数字信息采集和处理一直是耗时、成本高昂和困难的工作。本文介绍了使用激光扫描仪对建筑实例进行的扫描研究方法,分析和阐述了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其实现,探讨如何快速采集建筑外表数据,并利用一系列软件获得CAD成果等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违约造成资产池中包含这种金融债权或其证券化产品的衍生金融工具出现信用风险.而信用风险的累积源于资产证券化过程的风险传递机制.通过市价与决策的交互作用,标的资产与证券化产品之间相互传递风险与收益,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正是市价决策与市价变化的互动结果.因此,有必要对间接定价泛化过程中市价与决策的依赖关系施以必要的约束.  相似文献   
3.
侧重于普通农产品绿色化过程中价格的讨论,提出针对普通农产品的非绿色化程度进行价格上的区分可以降低生产者对作物的非绿色投入,然而现实普通农产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柠檬效应”阻碍了这种机制的有效运行。利用Java Swarm建立Agent仿真模型得出严格监督上述价格上的区分并适当提高消费者对市场上普通农产品的信任度是可以解决该问题的。由此建议建立普通农产品价格与绿色化程度的关联机制及配套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4.
损失厌恶心理是一种重要的企业行为动机,也是企业许多非良性行为的根源。文章利用个体决策的“前景理论”,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企业损失厌恶的行为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上市企业存在损失厌恶行为,其主因来自企业回报水平的变化,且回报水平与风险承担水平之间具有非对称的“U”型关系。(2)“U”型曲线的非对称性归因于不同风险承担水平下风险追求与风险厌恶行为的非对称性。(3)企业内外部的其他因素也会影响“U”型曲线的形态,并对风险追求与风险厌恶行为施加不同影响。研究表明,损失厌恶是企业受制于不确定时的避险行为,但高风险承担水平会导致风险追求与风险厌恶行为的非对称变化,这一非对称变化是引发冒险性经营行为的根源。此外,虽然损失厌恶可能引发企业惰性的羊群行为,但经济管理者也拥有丰富的政策工具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安徽省各市2003~2010年数据进行农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池州、蚌埠、淮南、淮北、毫州出现规模报酬递增,安庆、池州、滁州、巢湖、六安、宿州、毫州出现规模报酬递减,表明都没有达到DEA有效,存在效率改善空间;黄山、合肥、铜陵连续八年DEA有效,遥遥领先,淮南、淮北、毫州、六安在七年时间里DEA无效,而且效率值在低位徘徊,表明两个梯队效率差距明显。DEA视窗分析得出合肥、蚌埠、阜阳、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安庆、黄山得分稳定在0.9的较高效率水平上,六安、淮南、淮北得分较低,合肥、池州的产出效率有提高趋势,亳州、蚌埠、巢湖相对效率均值呈下降趋势。从整体看,安徽省各市农业投入产出效率都有小幅改善,建议适度加大皖北地区的农业要素投入,尤其对机械动力等薄弱要素的投入,进行精耕细作,提高粮食单产和粮食品质;池州、滁州、安庆应借鉴黄山、合肥、铜陵发展特色农业的经验,规模耕种;减少资源开采过程中的耕地破坏,合理治理沉降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