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对首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的22篇工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总结出优秀工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几个基本特点;针对目前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学术环境、博士生指导教师、博士生和管理四个方面分析其原因,并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魏晖 《科学咨询》2023,(4):75-77
目前,儿童友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儿童友好理念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全民自觉。浙江省宁波市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课题组深入10个有代表性的社区进行实地调研走访,通过日常行为观察记录、半结构访谈等方式,分析0~3岁婴幼儿及其隔代照料者在社区日常活动时空间友好、服务友好、文化友好等三方面的需求。基于此,建设“老少皆宜”的儿童友好社区要因地制宜,挖掘社区资源;协同联动,形成多方合力;对接需求,体现儿童参与。  相似文献   
3.
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师资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探讨如何根据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 不同阶段,建立合理的培养体系,并进一步从人力资源管理层面分析在不同发展阶段如何利 用现有资源,设计多种形式的培训项目,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打造个性化职业 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头等大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重要举措为研究起点,总结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经验并对未来进行展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从"政府意识"上升到"国家意志";监管体制机制逐步完善,能力增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互融互促机制生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框架基本形成,保障能力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人民生活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等.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就,得益于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同行、政府主导与多元共治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举和城镇与农村人居环境共治等重要举措的实施.中国在生态环境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短期经济利益让渡于长期发展和全民参与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压舱石等基本经验.今后应继续推进中国生态环境建设,树立绿色观念,绿色生产与绿色生活并驾齐驱;建设"天眼工程",落实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一盘棋;强化行为自觉,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5.
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同文同种,讲的是相同的语言,使用的是相同的文字。但由于近60年的分离,两岸语言文字使用中存在一些差异。对两岸文字使用状况和两岸民众认读简繁字情况的比较分析表明:两岸文字差异被夸大,两岸在包容简繁差异方面有了更多的共识。在对现有两岸文字统合主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力争做到"凝聚共识,包容差异,化异求同,渐进统合",并在加强两岸文字规范(标准)的整合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6.
研究型大学人才队伍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的体系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创建有效的人才工作制度是人才队 伍建设的关键,营造人才发展环境是落实科学人才观的需要。从构建多元化的用人制度出发 ,尝试建立分类分层次的岗位设置及管理办法,从改进教师考核评价办法,深化分配制度改 革,探索新的院(系)管理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创建有效的人才工作制度的基本构想和方法, 以积极支持研究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从价值导向、精神气质和奋斗目标三个维度科学论述了新时代青年奋斗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形成了习近平青年奋斗观。这一理论具有突出的实践性、鲜明的时代性、高远的战略性和深刻的辩证性,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遵循,是激励广大青年为中国梦接续奋斗的精神动力,是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的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8.
以网络传播为代表的新媒体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舆情研究兴起,给语言规划带来新挑战;对词媒体和新词语的产生起到决定作用;促使各国通过网络强化其语言的全球传播和国际竞争;给国民尤其是青少年书面语表达和汉字书写能力带来变化.  相似文献   
9.
江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着师生比过低、兼职比例过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问题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与历史根源.本文通过对江西部分高校的调研,分析了当前江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民办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建立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的体系,创建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改革考评办法,营造人才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