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英明决策,需要具体的方案和手段予以实施。从国家和社会的整合意义看,宪法的功能就是为公民树立核心价值观体系,因此,宪法教育之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显著的价值和功能。宪法教育可以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中国公民心中扎根、为重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信仰、为培养一代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合格公民以及为人们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行激励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故,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加强宪法教育。  相似文献   
2.
"无为"思想贯穿于整个道德经之中,是老子哲学的精髓,老子从道法自然的观点出发提出并论述他的"无为"政治主张;认为作为统治者就应当以无为的方式来治理国家,从而达到"无不为"的结果。"无为"思想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中国在实现平等权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尤其是少数民族在各方面权利的事实平等进步显著。这些进步表现在沈村藏族农民那里具有清晰的现实性,同时,在深入广泛地发展事实平等的过程中,沈村藏族村民还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他们由此对事实平等产生了新的诉求。  相似文献   
4.
从2003年扩招后的大学生毕业遭遇就业寒冬开始,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意识到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工作需要重视,这直接关系到培养“全人的教育目标。本文从高校职业发展和就业服务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探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职业发展中心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5.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主张"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利两有",是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坚持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对于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微 《探求》2004,(2):80-80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来,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热潮,广州市地方税务局正是这股潮浪中一颗耀眼的浪花。该局自1999年2月独立运作始,已萌生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意识,之后,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推向了理性自觉的阶段,成为全国各地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先行者。《学习型税务组织创建模式研究》一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通过对广州地税局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经验以及模式进行总结和研究,向广大读者,特别是政府部门提供了创建学习型…  相似文献   
7.
黄微  周良艳 《民族学刊》2015,6(4):85-90,126-128
社会治理模式和行使参与权具有相互包含关系,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保障人民行使参与权。随着藏区经济的繁荣和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技术在藏区的普及,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面临着更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要在社会治理模式上有所创新。随着藏区的不断发展,藏族群众的公民意识、参与权意识大大提升,并通过一些具体实践行使了参与权,这是藏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需要面对的重要因素。丹巴县藏族群众行使参与权对丹巴县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仅使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得到丰富,也为创新藏区社会治理的互动机制、激发活力机制、合作协商机制、公开透明机制和法治机制提供了运作的动力、契机、条件和资源,体现了行使参与权与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之间具有良性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8.
法学理论界探讨影响法治实现的条件由来已久,对公众之法律意识的影响关注热切.本文运用法律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对其中"中国法治实现的关键条件在于法律必须被全体社会公众普遍信仰"的假设,从事实和理论两个方面进行了剖析,指出这个假设所存在的缺陷,并通过全体社会公众不可能普遍信仰法律的证明,而说明了这个假设是不能成立的,由此强调"全体社会公众必须信仰法律"不应当被作为影响法治建设的关键性条件.否则,我们在设计与策划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时会犯主次不分、找不到重心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而将法治实现推向遥遥无期.同时,本文还就法治建设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问题以及建构法治实现的条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黄微 《职业时空》2005,(3):20-23
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说明人生的定位很重要.在今天竞争激烈的职业生涯中,如何扬长避短,挖掘潜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这是人生定位的关键.本文将叙述一个崭新的职场舞台.  相似文献   
10.
<正> 人们愈来愈感到市场经济不仅对企业更是对个人提出了诸多与计划经济时期所不同的要求。然而能否抓住其中最根本的、最具纲领性的要求,以及找到满足这些要求的基本条件,则是每个人在眼下市场经济向纵深不断推进和发展时所必须深思并得到明确答案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要求个人发挥主体性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轴心来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的经济方式。市场经济遵循的规律是价值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