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斗争需要出发",这句前几年很流行的话,源出于"四人帮"之口.叛徒江青曾指使其御用文人:写文章"要从斗争需要出发,而不是从有什么材料出发".于是,他们的各种"需要"应运而生:"造反派入党做官"是"重建党的需要";工厂"停工停产"是"抓革命的需要".为了"阶级斗争的需要",农业"颗粒无收也可以";为了"批判封资修的需要","全国都成了文盲也在所不惜"…….在"四人帮"的辞典里,这个"斗争需要"是高于一切、右左一切的至上原则,是他们一切言论和行动的出发点,是衡量一切是非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从民主的具体历史规定性着眼,民主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状况相一致。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般规律和特征,还必须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建设与高级阶段民主建设的不同要求与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民主就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制度 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这个制度表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具体地表现为人民能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民主的最初含义就是“多数人的权利”、“多数人的统治”。但在实际生活中,多数人做统治者、少数人为被统治者,或者由多数人管理少数人,是不可能的。因此,民主政治便演变成为按多数人意志决策、办事。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与作为管理体制的民主的悖论:作为国家制度,人民是统治者;作为管理体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又都是被管理者。并且,政治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决策,事实上都是由少数人作出的。即使是我国由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把握住时代条件与历史机遇,从总体战略、实施步骤、基本方针等方面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总体设计,在实践中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使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重新焕发蓬勃生机。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最鲜明的时代内容。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还要不要继续进行制度建设?发生“文革”这样的失误有没有制度方面的原因?邓小平把制度建设视为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反复倡导并身体力行,找到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长治久安之策。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和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结党总是不光彩的。孔子曰;君子“群而不党”,墨子曰:“不党父兄,不偏富贵”,均以偏来解释党。诚然,这里的“党”字与我们现代政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但不可否认,传统观念仍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我们的思想,影响了我们对现代政党的认识。现代世界各国,无不实行政党政治。现代政党,不仅是一定阶级、阶层或利益集团的政  相似文献   
7.
尽管150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宣言》基于唯物史观所揭示的基本原理仍然是完全正确的。观察社会问题必须立足于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进行社会变革的手段也只能从生产发展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去寻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实现占有的社会化必须以应具备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实现共产主义是基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预言,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肩负着建设理想社会的历史使命。这些都是今天观察社会问题和指导社会变革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