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严泉 《社会科学论坛》2008,(11):119-124
研究近现代中国的地方自治问题,有一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例如,推行地方自治的实际成效怎么样?地方自治制度实施的经验有哪些?地方自治最后失败的真实原因是什么?长期以来,这些难题一直困扰着关注近现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人们.周松青的<上海地方自治研究(1905-1927)>-书,以20世纪初的上海地方自治为个案,对当年的自治进程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极其清晰地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为探寻制度变革之道,做出了新的尝试①.  相似文献   
2.
严泉 《学术界》2006,(5):235-243
第一届国会选举是民国初年政治转型的标志性事件。与以往研究者不同的是,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国会选举的组织与管理过程。作为主持全国性选举的中央选举机构筹备国会事务局,虽然与当时发达的民主国家相比较,在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其选务工作还是比较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3.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从民主制演变为个人专制,其原因更多是内部的长期分裂与混乱。法国的议会内阁制度有不少缺陷与不足,特别是缺少权力制衡的机制。法国是一个缺乏政治妥协传统的国家,不断革命与冲突是这个国家近代历史的主流。精英阶层的腐败与无能对第三共和国来说是致命性的,它摧毁了共和国的道德合法性。财政危机与世界性经济危机是第三共和国的催命剂。而法国右派一直是以反议会民主制的面目出现,希望在法国建立德国或意大利式的现代法西斯极权主义。因此,1940夏天的战败不仅导致第三共和国军事的失败,还引发共和制度的崩溃。第三共和国的历史还对民主巩固的传统论断提出挑战。它的寿命长达七十年,最后仍然无法摆脱民主崩溃的命运,这足以说明对于法国这样专制主义传统浓厚的西方大国来说,民主巩固之路同样是异常艰难的。  相似文献   
4.
严泉 《学术月刊》2015,(4):18-21,24
许纪霖认为,民初政治混乱的原因在于国家权威缺位,各方政治势力争夺的仅是权力,而一再错失重建国家权威的机会。沈洁认为,民初的多头权威,北洋与民党、北洋内部、民党内部的多重缠斗,致使政治走向无序和无休止的争端。宋宏认为,民国初年的君主立宪论即旨在回应国家权威缺位的问题,有相当的民意基础,然而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现实困难,终归于失败。严泉梳理了民初要求地方分权的省宪主张,认为1923年民国宪法已经创设了一种体现中国特色的联邦分权制度,然而这种制度建构尝试很快被国民革命打断。瞿骏认为,现代中国国家认同塑造过程中,多看重民族主义之“可贵”,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全力使民众知晓民族主义之“可贵”,却较少去普及民族主义之“可爱”。  相似文献   
5.
严泉 《学术界》2005,19(6):92-97
从比较宪法与政治发展的新视角剖析"联省自治"运动中省宪制度特色,重点分析省宪制度设计与创新之处.其中省政体制度特色表现在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方面,主要内容有行政权力的双首长制、行政与立法关系失衡、司法权力增强、直接民主制的广泛采用.而在处理地方与国家关系时,省宪则凸显地方合理分权与过度分权并存特点.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来,英国由于两个极其重要的发展,吸引了全球公众的注意。第一个是1997年5月1日,新工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巨大的胜利,从而在保守党掌权18年以后,重新开始执政。另一个是新工党政  相似文献   
7.
日本战后出生的一代人的孩子们,是在和平、富裕和社会复兴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与其父辈、祖辈相比,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正是这一代人要求改变日本的社会现状。这是一篇关于他们的生动报导。  相似文献   
8.
严泉 《社会科学论坛》2010,(23):145-152
民国国会在国会组织、选举法规制定方面,不仅颇有成效,而且立法运作能够与时俱进,不断修正与发展。国会政治中的腐败现象,在民主政治早期阶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国会政治最后的失败,更重要的原因来自政治权威性不足、政治环境不佳、第二次直奉战争结局的冲击等外部因素。对国会政治经验来说,政治妥协至关重要,特别是当时的中国实际上正处于从专制政体向民主政体的转型时期。民国早期政治文化在议会政治认知层面,一开始就出现了“民主完美论”的看法,在政治情感方面,则是经历了从“宪政万能论”到“完政无能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