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按劳分配的实践效果与其目标偏离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喜繁 《江汉论坛》2005,2(5):50-52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设计中,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公有制经济必须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来保证生产者的动力即积极性,按劳分配就是他们做出的这种主要的制度设计。但是,由于现实的按劳分配的实践效果与其理论原则相距甚远,致使劳动者的积极性难以像预想的那样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因而使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遭遇到效率和公平的双重制度难题。深入探讨按劳分配的实践效果与其原则目标的偏离及其成因,是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理论创新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捍卫收入分配差距的论者通常用"机会公平论"来回击对这种分配差距合理性的质疑。但是,稀缺资源的初始分配不均等抽掉了机会公平的逻辑前提,自由竞争过程也不能保证竞争机会公平,而且,行为人的自然禀赋和风险偏好差异必将引致垄断破坏公平竞争。因此,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现实不能用"机会公平论"来加以粉饰。  相似文献   
3.
提高大学经济学教师的素质、知识结构与提高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有着必然的因果关联性。全面提高经济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提高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新制度经济学对无限理性假设的否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制度经济学通过提出有限理性、正交易成本、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和机会主义倾向等概念,深刻地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无限理性的基本假设及其理论范式,从而引申出社会制度规则建立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于喜繁 《理论界》2007,3(2):14-15
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深刻把握保护个人利益、发展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契合,既保护和鼓励利益追求又坚决反对见利忘义和损人利己行为。  相似文献   
6.
所谓法律的趋同化,指不同国家的法律,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国际交往日益发达的基础上,逐渐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从而趋于接近甚至趋于一致的现象。民商私法领域的法律趋同化现象不仅历史久远,而且走势也极为强劲。商品经济的日渐发达并打破国界的发展无疑是最根本的原因所在。古罗马简单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在有力地促进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备私法体系建立的同时,也内在地赋予了这一私法体系以客观性的、理性主义的、普遍性的性格,从而为罗马法在后世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近现代国家发达的商品经济不仅决定了近现代民商法对罗马私法传统的普遍继承,而且导致了近现代国家民商私法的相互借鉴与渗透。当代中国已确立了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战略目标,中国民商私法与国际民商私法的趋同化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潮商是与晋商、徽商并列的我国近代著名三大商帮之一,也是九大商帮中唯一未发生断裂的商业族群。本土潮商90%以上采取了个体或传统家庭式(业主制)的经营方式,潮商的经营模式和文化特点使其成为我国传统民营经济的典型载体之一。潮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本土(潮汕地区)潮商、我国大陆其他地区的潮商和海外潮商,后两者又统称为外域或外地潮商。三者在比例上大约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其发展水平也由低及高逐次递进,海外潮商代表了潮商发展的最高水平。外域(地)潮商虽然体内仍然流淌着潮汕人的血液,但他们的经营理念已与异域(地)文化相融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