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叶云杉 《现代交际》2011,(2):101-101
写作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应用文写作的能力更是被人们关注。本文主要对独立学院开设这门课程、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以及这门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程度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婚姻家庭道德的现状其一,传统的婚姻家庭伦理观念不断受到挑战、逐步弱化,新的伦理观念的影响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化趋势的加强,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个人的自我意识增强。这一切使得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以家庭利益为主,以“孝”为核心的传统的婚姻家庭伦理观不断受到挑战、弱化,尤其是在广大城市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随着个性的解放、自我意识的增强,自由恋爱、自主婚姻不仅普及于城镇,而且在广大…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进入中国十年来,在传播方式、议程设置和报道视角等方面对主流新闻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它的互动传播和迅速普及也使互联网成为一柄双刃剑。国外反华势力已经在利用互联网对中国进行舆论战和心理战,其规模和影响力正逐步扩大,我们需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6.
作为世纪之交卓有理论成就的左翼思想家,齐泽克在吸收拉康、马克思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等思想的基础上构建起自身的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及其革命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政治哲学。通过构建以意识形态幻象理论为核心的当代资本主义分析,齐泽克进一步阐述了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变化,指出, “被排斥者”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革命主体,反对“伪行动”并重构阶级斗争,从而成为新无产阶级,具有进行革命实践的潜力。齐泽克政治哲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 ,在吸收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以及寻求地方建筑文化的特色这两方面的探索工作都难以深入化和系统化。这直接导致了如今遍布神州大地的众多假古董建筑和洋泾浜建筑的出现 ,更使人们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出路产生了怀疑和迷惑。本文结合文脉主义建筑观这一理论 ,以古都开封的建筑文化特色寻求为研究对象 ,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应星  刘云杉 《社会》2015,35(2):81-93
本文对梁晨、李中清等提出的关于新中国成立50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完成了一场所谓“无声的革命”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工农子女上大学的比例在改革前与改革后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增减趋势,不宜简单地总结为“50年里的一场革命”。改革前的高等教育平等笼罩着浓厚的阶级斗争氛围,是一种“阶级内的平等”,诸多地方有违于真正的教育平等精神;而改革后被强化的重点中学制度虽然构筑了少数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通道,但这种制度不仅不是缓解城乡教育不平等的良方,反而是固化城乡教育不平等的机制。本文对梁晨、李中清等的论文中所使用的材料和概念也提出了一些质疑。  相似文献   
9.
山梨酸工业废水生物处理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梨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对微生物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废水可生化性差,但是,在经过一定处理后的废水则具有可生性.用生物氧化法对高浓度山梨酸工业废水进行了试验性研究,结果表明CODcr去除率达91.3%,废水可以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0.
大众高等教育是20世纪晚期现代性若干转型之一种,是精英教育的自反。精英教育的诸多命题均以反命题的形式出现。从作为奢侈品的精英教育到作为必需品的大众教育,高等教育已从积极投资转变为防御性消费;从后工业主义到后福特主义,人格资本而非人力资本应成为高等教育的培养重点;而随着工作社会的终结与消费社会的兴起,大众高等教育培养对象已从生产者转变为消费者。缺失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结构的转型,简单且孤立地移植大众高等教育将面临风险。在高等教育的变局下,教育内在的知识内容与育人逻辑将面临什么挑战与转型?怀抱改变命运的农家子弟将遭遇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