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付长珍 《东方论坛》2008,4(2):106-110
1990年代是中国改革代价竞相显现的年代,在少数大城市疾速繁荣的背后,广大农村则出现了明显的衰败景象。面对日益危重的三农困境,一批学术精英做出了大量的理论跋涉和实践探索,从解除农村的经济贫困、制度贫困、权利贫困、文化贫困的多维视角,立体地呈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命运与出路。他们不仅唤起了全社会对农村问题的关注,而且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推动了当前国家反哺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宋儒境界理论意义的界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儒的境界理论集中展现为对心灵自由的追寻,它构成了儒家境界说的一高峰。宋儒所强调的道德理性和心性修养,无疑可以给我们提供警省和借鉴意义。但是,从代自由的高度加以审视,却可以发现其意义具有多重有限性。只有经过重新解释和现代转换宋儒的境界理论才可以转化为具有健全精神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4.
宋代理学的主要论题是围绕着"境界"问题展开的。境界的核心是对人生价值的确认。宋儒以实现"心与理一"的心灵自由为人生的根本追求,宋儒境界就是心灵自由的存在状态和呈现方式。宋儒的境界理论则表现为一个多重因素纵横交织的立体网络式的结构系统:仁者情怀、本体体认和践履工夫,构成其主体构架;而体验感悟、心境之乐和气象风貌,则是其动态进程主要层面的特征。通过对宋儒境界系统的解析,可以发现其各个构件及整体追求都充满着道德理想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学术思潮的文化研究,呈现出强烈的语境化倾向、高度的社会参与性和现实批判功能.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勃兴,不仅为透视中国现代化的复杂进程提供了多维视角,同时构成了中国现代性研究的一个重要面相.尽管如此,中国的文化研究仍存在某些问题:外来理论与本土问题之间存在明显脱节;跨学科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生长;批判意识的衰退,等等.  相似文献   
6.
方东美的人生境界理论洋溢着昂扬的情感基调和生命理趣。他通过对生命本体论的大力阐发,将柏格森、怀特海生命哲学与《周易》"生生"哲学相融贯,构筑了以"生生之德"为中心意旨的宇宙境界蓝图。在彰显中国境界哲学的特质,拓展境界理论的内涵,提升人的生命理想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但是这样一种玄妙的理想和言说,并不能解决真正的人生问题。其境界理论多属思辨性的构想,缺少实践性、动力性和历史感。  相似文献   
7.
张载境界哲学的独特品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载“民胞物与”的人道情怀 ,“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的大心境界 ,诚明两进的中正之道 ,知礼成性的行为践履 ,体现出强烈的群体关怀和积极的淑世精神。与理学家普遍执著于内在的心性修养相比 ,张载的境界追求更多地凸显出原始儒学的本色 ,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8.
付长珍 《齐鲁学刊》2005,2(6):26-30
周敦颐在承续原始儒学精神的同时,汲取佛道境界说的合理因子,创造性地建构起一套系统化的境界理论,由此奠定了理学境界论的基本模式,凸显了理学的主题。周敦颐以洒落自然为表征的境界追求,既是对心灵的安顿,也是对现实的逃遁。  相似文献   
9.
程颐与程颢虽然同为理学奠基人,但代表着不同的境界取向.与程颢提倡直觉主义、偏重即本体即工夫的体悟不同,程颐重视形上形下的区分、性情理欲的辨析以及心对性的认知,偏重于形而下的细密工夫,突出严格的日常规范践履,呈现出谨严、敬重、刻板的理性主义特征.程颐的敬畏境界所凸显的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境界,他将现实的伦理规范提升到"天理"的高度,赋予其绝对、必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程颢以“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作为其境界追求的最高理想。他崇自然,尚体验,行为出于全部人格,呈现为人与自然一体圆融、自得宽舒的洒落气象。其工夫进路具有较多佛道思想的印痕,在充分张扬儒家道德理性的同时,凸显了直觉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