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刘三姐形象建构是不同文化主体共同赋予了刘三姐不同的文化意义,是三种不同叙事模式交互生发的层累性建构,是各类文化艺术的生产主体共同塑造了刘三姐形象的整体生成.民间传说的戏曲化和音乐化提升了刘三姐的"歌仙"形象.歌舞剧和电影<刘三姐>既表述了当时国家主流的阶级话语,表征了广西壮族的文化形象,也是应用现代传媒技术建构了刘三姐形象.  相似文献   
2.
植根于壮族歌圩文化的刘三姐形象在由神到仙到人的演变中,经历了两次祛魅过程,且伴随着复杂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成为一个世俗化的狂欢符号,如何拓展刘三姐文化人文价值的新空间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三姐歌谣在跨民族跨语际传唱中因文化语境不同导致了审美意义的丧失,地方性审美知识的差异也造成了刘三姐歌谣的传播困难,壮汉文化融合实现了刘三姐歌谣的跨族际传唱。由于壮族文化的弱势,刘三姐歌谣的族际语际传唱也伴随着汉族文化对壮族文化的改写,壮族文化逐渐流失的同时汉族文化成分逐渐增多。在同质化的趋向中如何再生产刘三姐形象的新意义并保持其艺术个性才能推进刘三姐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传统中国文化的“夷夏之辨”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都具有多样性文化并存的内涵,是中国多元文化融合的观念资源,依托于歌圩文化的现代刘三姐形象就具有了标识壮族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壮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边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