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纵观中外学术界多年来关于卡夫卡文学风格渊源的研究,笔者发现,论者们的研究多数属于"平行研究"的范畴,就是那些有着"实证性渊源影响研究"痕迹的研究,实证性的材料也明显不足。个中原由何在?这是本文力图加以清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打算对"个人才能与文学传统"这个文艺理论老问题作出一些反思,并提出能够较为有效解决"卡夫卡文学风格渊源研究"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卡夫卡的"毁稿遗嘱"及其围绕它所展开的"诉讼"似乎给人一种错觉作为一个视文学为自己生命形式的作家,他一点都不关心甚至不求自己作品的面世.事实真是如此吗?他与布罗德的友谊到底是怎么回事?他都否定了自己的哪些作品?从"形而下"的角度,阻碍他发表作品的原因到底有哪些?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我们重新清理.  相似文献   
3.
保罗·利科是当代享誉全球,继海德格尔之后,与伽达默尔比肩而立的二十世纪现象学的阐释学三大代表人物之一。但令人遗憾的是,知识界对他的承认一直搀杂着误解。不少人认为他是一个折衷主义者,认为他的哲学思想缺乏原创性,认为他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本文力求深入到利科哲学思考的核心,对这些误解予以纠偏。  相似文献   
4.
西方现代逻辑学、语言哲学从形式语义学角度对"元语言"所进行的论证,主要服务于命题语义逻辑结构的分析及语义真值条件的研究。符号学从人类整个符号系统之符号意义解释的层面对"元语言"所进行的符号解释学论证,更具系统性、普适性。现代语言学、文艺学、翻译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等学科,主要是借用"元语言"观念与"元意识"进行具体操作。"元语言"观念内含"元意识",又不完全等值于"元意识",它们对于文艺阐释活动的"元追问",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于法国当代著名现象解释学家保罗·利科来说,对存在意义的追问,到底从语言意义解释出发,还是从此在分析出发,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与选择。充分重视可能采取的各种观点的辩证法,是他思想的基本风格。面对海德格尔“直接存在论”无法为抵达存在提供方法论的局限,他坚决主张从语言意义的解释出发“回问”存在的解释学思路。但是,海德格尔从此在分析出发追问存在意义所具有的视域革命性,无疑使他充分认识到,解释学哲学并不必须从“语言性”出发,而相反必须首先阐明什么东西来到语言。因此,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既成为他高度关注先于语言并来到语言的东西的视域,也成为他从语言意义解释出发迂回接近存在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胡塞尔主张的知觉意义发生于语言表达之前,但它只属于基础阶段的意义,梅洛-庞蒂提出的身体知觉意义同样是基础性的,而且增加了含混性。海德格尔讨论的知觉,奠基于此在生存论上的领会。在他那里,知觉与领会到的意义发生于语言陈述(命题)含义之前,但从本质上说,知觉与领会到的意义与存在、话语“三而一”,即存在“道说”自身。上述哲学家的意义论,多受制于狭义的语言立场。非语言意义活动也发生在狭义的语言之前,但却不会发生在符号之前。从广义语言即符号立场出发讨论意义发生会发现,即使知觉立义不借助符号,但从真正的意义发生,即意义需获得接收、解释、交流的主体间性来说,则必需符号载体。从符号立场讨论意义的发生,既能揭示人类真实发生、运行的意义的深广度,又能有效解释人类广义语言的早期发生。  相似文献   
7.
8.
9.
定义艺术,是一个当代世界难题.赵毅衡教授从符号学角度为艺术所下的否定性定义(“艺术不是什么”),确实澄清了艺术理解中长期存在的混淆.然而,一个核心问题依然被悬搁:艺术符号的艺术意义到底是什么.另外,纯粹自然物、现成人工产品、“泛艺术化”是否是艺术,“艺术展示”本身到底是怎么回事,用它去解释一些“艺术实践”,是否合理等,依然是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在有效区分直觉体验、美感体验与艺术体验,深入追问意义范畴的含义的基础上,主要从目的—价值层面而非从理解—认知层面的意义维度,才能有效定义艺术,给予艺术符号的“艺术意义”以正面解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