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对北伐战争时期党史和革命史的研究中,不少文章、著作涉及到大革命后期国共两党联席会议这一机构问题,有的作者说,“两党联席会议形式扩大了共产党对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是“通过国共两党联席会议这个形式来保证的。”有的作者说,“两党联席会议把国共两党在国民党党内合作,发展为党与党之间的合作,从而既提高了共产党人在国民革命中的地位,也支持了主张与共产党合作的国民党左派的力量,把国共合作推出到一个新的领域。”有的作者甚至说,“接着又成立了……两党联席会议,行使最高权力。”应当指出,上述论断和评价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本文想就一些史实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和辩析。  相似文献   
2.
吉林大学马列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中共党史博士刘喜发先生所著,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盟友与对手》一书,是一本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撰写的,以“求实”和“创新”为特点的学术著作。该书由著名的中共党史学专家,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长、博士导师郑德荣教授作序。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研究抗战时期中外关系方面的著作已经出版了许多,而将抗战胜利前后苏、美、中和国共两党之间错综复杂的三国四方关系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的历史背景之下进行考察,却是作者的独到之处。作者在这部著作中运用了社会心理分析方法对三国四方领导人不同的意识形态、文化背景、个人素质以及性格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突破了一般历史学者著述的写作特点,增加了这部著作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关内的东北爱国人士阎宝航、高崇民、卢广绩、车向忱等建立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以下简称“东救会”),是东北人民的第一个抗日救亡组织。它在宣传抗日救亡,联络与支援东北义勇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等方面,都起过重要的作用,在东北义勇军斗争史和早期东北救亡运动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闻一多颂     
诗人、学者和人民英雄闻一多先生,在抗日战争后期,当祖国在帝国主义侵略及其走狗压榨下面临危亡的时候,拍案而起,愤然投身于广大人民救国家、争民主的火热斗争,以一个革命战士的姿态,不怕威胁和恫吓,向蒋介石卖国独裁统治猛烈冲击,英勇斗争,不幸于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贡献了自己的宝贵生命,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正气歌。他的一生是有骨气的中国人的一生,是从热爱祖国和民族走向革命的一生,是不断改造自己为真理而献身的一生,是坚强不屈光辉灿烂的一生。伟大领袖毛主席高度赞扬闻先生,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并且希望我们写“闻一多颂”。  相似文献   
5.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列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中,提出和形成了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为形态的无产阶级中国民主革命观。它的所有基本论点都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重大变化在思想理论上的反映,无产阶级中国民主革命观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理论创造。这一创造不仅在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意义,更重要的是它把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引上了新民主主义的轨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