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魔爪直接伸进了四川,向天府之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强行开辟商埠,开厂设栈,象瘟疫一般的宗教和文化侵略活动则更为猖獗。法国人德酿德勒竟有《吞灭四川策》一书出笼。在这民族存亡的时刻,四川一些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官员深感要改变旧法,以适应新的情况,他们强烈要求探索中国富国强兵的道路。这股改良主义思潮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抵制殖民主义掠夺。一八  相似文献   
2.
在唐代诗歌发展过程中,初唐的王勃、杨烱、卢照邻和骆宾王,积极摆脱齐梁以来形式主义诗风,在创作上另辟新径,使诗歌开始从单纯地描写淫靡浮艳的宫体诗和富丽呆板的应制诗,移到了反映社会下层市井的生活诗;从亭台楼阁移到了山河和寒漠,提高了诗歌内容的思想境界,扩大了写作题材,为唐诗开拓出一个新的局面。唐代的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可以说是由他们四人创作的雏形;后来在我国古典诗歌中,人们最乐道的声律风骨齐备的唐诗,实际上是他们开辟的道路,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因此,他们在当代就被人们誉为“四杰”,“以文章齐名天下”;盛唐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杜甫推崇说:“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