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虽说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说过“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话,但对山水真正产生“乐”,并实地去考察它、欣赏它、描摹它,把它写成有真情实感的专门山水记游散文,则是晋南北朝才开始的事。这当中,释慧远的《庐山记》(载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六十二)当为首推佳作。这不仅因为这篇描写庐山胜景的文章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因其有特殊的历史地位。释慧远(334—416),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省原平县崞阳镇东)人,早年师事东晋高僧释道安。梁慧皎《高僧传》载,慧远“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庄老”。他是有名的僧人,为当时南方佛教界的领袖人物,因其有出众的天赋,24岁就讲说佛经真义。但是佛理般若实相又实在有些难懂,尽管他反复诠讲,听的人还是越听越不明白。这时,“远乃引《庄子》义为连类,于惑者晓然。”这大概是中国僧人用中国的“土产”——道家学说成功解释佛教教义的早期范例吧。而且,他“虽老,讲论不辍”。这是慧远为什么能赢得佛门弟子“皆肃然增敬”。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