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伟大胜利。其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的文化教育方针,组成了一支文化生力军,在动员人民组织群众战胜敌人的八年抗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便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抗战时期苏常太游击根据地的文化教育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文化教育极端落后,但著名的苏(州)常(熟)太(仓)地区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基础。抗战以前,这里几乎每个大小市镇都有小学,除公立学校外,不同形式的私塾也很普遍。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不久,苏常太地区各县陆续沦陷,各种政治势力和武装力量崛起,社会情况复杂混乱,不少学校遂告停办。1938年初,伪自治会在委派伪乡、镇长的同时,也委派了一批乡、镇小  相似文献   
2.
为如实地研究和评价国民党的抗战态度和作用,除了对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制定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方针及正而战场的情况等方面考察外,还可以对抗日时期国统区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状况加以研究。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政治。然而,政治又强有力地反作用于经济。正如列宁指出的,“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经济任务”。①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经济有一个兴衰的过程。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同国民党抗战的态度由比较积极向越来越消极的过程转变是密切相联的。因而从国统区经济的兴衰过程及其原因中可以更客观地评价国民党的抗战态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